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14 19:35: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要顺利完成这项工程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作为支撑。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探索和经验为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队伍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个领域或学科要发展,这个领域或学科必须能积聚或吸引相关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参与其中。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繁重的任务,毛泽东提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1]P462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于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包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造就和培养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

毛泽东认为,这个理论家队伍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有很高的信仰和对马克思主义有很深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和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能够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和中国历史文化,能够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建设作了探讨。他在《论新阶段》中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2]P533后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又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他说,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3]P814具体来说,这样的理论家队伍表现在:首先,政治思想强。要求他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对人类社会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在社会实践中愿意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付出自己的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和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伟大的事业当中。其次,理论水平要高。这要求他们要有一定的学术功底、渊博的理论知识和高深的理论素养,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有很深的研究,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读。再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可以说社会实践为理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源泉。而理论形成又用来指导社会实践,为社会实践服务。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4]P111-112后来,毛泽东多次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理论工作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可以说,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培养了一批理论家,他们为我们的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无怨无悔。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艺工作队伍

这支文艺工作队伍,既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信念;又要善于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中提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为人民大众服务、为革命和建设服务。

任何一种文艺既包括形式方面的东西,也包括内容或属性的问题。其中文艺的本质或属性问题构成了文艺的核心问题。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有一个使用何种文艺形式以及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就其本质来说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或者说任何一种文艺都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内容的一部分。应该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就有所思考。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大量的知识分子从全国各地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这其中也包括从国统区来的文艺工作者。不可否认,这些文艺工作者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和革命愿望。但是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抽象的人性论等,有的甚至表现得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强调文艺工作者在努力提高自身文艺修养的同时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因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5]P865也就是说,任何文艺都具有阶级性的,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从来没有无阶级或超阶级的文艺。可以说,阶级性和政治性是文艺的灵魂和本质属性。而马克思主义文艺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文艺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既然马克思主义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那么关于党的文艺的来源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毛泽东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6]860党的文艺工作者理所当然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生活当中,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当中努力挖掘有价值的文艺素材,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汲取营养。这些文艺创作的养分既包括文艺的内容,同时也包括文艺的表现形式。这个形式就是要用人民大众使用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毛泽东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7]P851在毛泽东看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方向;同时又要具有较高的文艺才能,能够深入群众、能够用人民大众的语言进行文艺创作,用自己的文艺作品宣传、教育人民大众,从而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宣传队伍

这支宣传队伍既要了解、熟悉和领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合适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输送、传递给广大民众,使民众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了解、熟悉马克思主义。

我们知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寻求解放的指导思想,无疑是打开中国革命胜利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如何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中国革命胜利之门却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大难题。因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近代工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缺乏大量工人阶级这一无产阶级革命的依靠对象,缺乏领导无产阶级斗争所需要的场所——城市。相反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加上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盘踞在城市,并且拥有强大的武装。中国的国情和敌我力量的对比,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且只能深入农村依靠农民阶级在农村进行长期的革命活动以积聚革命力量。因此,农民阶级就构成了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革命动力。而如何发动广大农民阶级参加革命又成为中国共产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其中除了给予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之外,就是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问题了。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的理论和思想又如何让中国的老百姓理解、接受又成了问题。因为,近代中国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广大民众特别是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文盲所占的比重较大。加上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又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在农村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和革命军队大多来源于农民阶级。因此,无论是直接向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还是直接向党和军队宣传马克思主义肯定都行不通。为此,毛泽东和中央只能采取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式。这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民众了解熟悉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提高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那么,如何把党的宗旨、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人民大众熟悉了解?首先创办各类学校、夜校、识字班等办学机构,提高中国民众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为人民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文化基础。其次,毛泽东注重加强党的宣传队伍建设。因为党的宣传队伍是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大众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就在红四军九大决议案中用了专门的章节讨论红军宣传工作和宣传队伍建设问题。[8]P17-24可以说,加强党的宣传队伍建设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加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问题。这样的宣传队伍在实践中针对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时期党的任务和民众的文化程度,采取灵活多样,积极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例如针对党员干部,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训练班、党校等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民众,通过创办各种报纸、刊物、通俗读物,广泛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民众,运用歌咏、戏曲、口号、书画、秧歌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民众的思想需求的宣传工作者。他们根据党工作的需要结合民众的思想文化层次、特点,积极宣传党的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注重加强党员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培养政治素质较高、思想理论较强、作风正派,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让他们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使人民群众在无形中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乃至从内心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而间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实质上说就是推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就是说要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接受乃至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虽然大部分党员和干部并不直接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党员和党的干部却都在间接地、无意识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信仰。这是因为他们无论在革命实践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扮演一个特殊的政治角色,而这种政治角色对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言行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更加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在人民群众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应使之具体地表现于各个方面,即应在各个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9]P521毛泽东还对这些模范作用做了很多方面的概括、规定和要求。同样在这篇报告中,毛泽东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0]P526如何做到使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恐怕就是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所以毛泽东强调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然后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更要如此。[11]P532-533党员干部要走进人民群众当中,必须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对受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只有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人民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吸取力和说服力,增强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心认同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此,毛泽东强烈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当然针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阶级思想的狭隘性、落后性等问题,毛泽东还提出党员干部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民众,使他们的思想从这种狭隘和落后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可以说,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党员和干部典型,他们的言行和事迹为增进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无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份精神财富对于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9][10][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5][6][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万 强

推荐访问:大众化 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 推进 思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