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科学家开发治疗糖尿病新技术等

发布时间:2022-11-05 17:00:13 来源:网友投稿

新发现

科学家开发治疗糖尿病新技术

日美两国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能够人工生成大量胰腺β细胞的新技术,据称利用该技术有望设计出人工胰腺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摆脱每天注射胰岛素之苦。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研究小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没有植入β细胞的糖尿病实验动物在实验进行10周后死亡,而植入了β细胞的动物则存活了30周以上。实验证明β细胞对分泌胰岛素、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科研小组成员日本冈山大学田中纪章教授介绍说,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他们正在开发一种人工胰腺,内部含有大量这种人工生成的β细胞,植入体内可自行分泌胰岛素。他们计划1到2年完成设计并进行动物实验,然后进行人体临床试验治疗糖尿病。

美国发现2型糖尿病的新疗法

美国华盛顿大学与国际生化研究院Livechem集团近日宣布,医学界研发出一种由天然海洋植物萃取、具有抗氧化及抗炎能力的海洋合成物,该种合成物具有独特的高效双极性特点,能有效地影响生物系统,治疗心血管病及2型糖尿病。

过胖、遗传因素、慢性炎症等多种危险因素均会导致心血管病及2型糖尿病的形成。新研究发现这种天然海洋植物可促进血液循环,安全地分解由心血管病引起的血液障碍物,并可明显形成血液再生通道。此外,它可通过降低血液内的不良胆固醇,减少脂肪积聚和软化心脑血管,能够用于治疗上述两种疾病。

2型糖尿病与前列腺癌生存相关

根据美国治疗放射和肿瘤学会年会上的一项报告,2型糖尿病病史与前列腺癌的侵袭性不相关,但它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较差的长期生存。

美国Fox Chase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89年4月至2001年10月之间因局限性前列腺癌接受放射治疗的1512例男性患者。其中206例有2型糖尿病,并接受饮食、运动、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研究负责人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之间的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评分、Gleason评分和T分期无差异。5年放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评分反映非糖尿病患者的生物化学衰竭率为27.2%,糖尿病患者为23.8%。非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的癌症远处转移分别为7%和4.9%

虽然2型糖尿病男性的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但是糖尿病对总体结果有不良影响。非糖尿病患者的总死亡率为19.1%,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死亡率为22.8%。即使在调整了其他治疗前因素之后,这种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显著性。糖尿病与其他死亡危险因素,例如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相关。本研究样本太小,观察不到胰岛素是否是一个因素,但临床前数据提示胰岛素可刺激前列腺癌细胞增生。

ACEI和ARBs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美国科学家根据随机对照研究的分析结果发现,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可降低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克雷格·科尔曼博士说,本研究明确显示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的两类药物ACEI和ARBs也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已知这两类药物可减缓糖尿病患者肾病的进展,但是对糖尿病的预防效应是一个新发现,这可能会影响医生为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

研究人员研究了涉及66000多例患者的6个ACEI研究和5个ARBs研究的综合数据。他们在《糖尿病治疗》杂志上报告,这两类药物都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但是都不能降低死亡、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手机能帮助治疗糖尿病

牛津大学新陈代谢和内分泌中心的研究员们开发出了这样一种系统,可以利用手机帮助糖尿病患者随时监测自己的病情。此系统是牛津大学与e-San公司共同开发的一套服务监测系统。糖尿病患者可以将手机与“血糖标准表”连接起来,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编写成一个简短的“日志”,发送到网上,手机可立即收到糖尿病患者血糖标准的信息。患者的手机可以看到一个个人网页,显示出糖尿病患者最近病情发展趋势,包括危险的血糖含量。这些信息也允许糖尿病医生访问。

此系统的发展很有潜力,就像使用电子医学手段监测人的健康状况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现在,这套系统只有几百个患者使用,每个患者每个月大约的花费是49英镑。

新观点

流感增加糖尿病死亡风险

每年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时期,也是疫苗接种的关键时期。巴斯德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对控制血糖都非常重视,但对流感和肺炎却疏于防范,而这两种疾病对糖尿病患者恰恰都可以构成比较大的健康危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资料显示,流感及其可能导致的肺部感染(肺炎)是造成糖尿病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后的死亡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出3倍。专家指出,控制血糖和预防流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都很重要,在冬春流感高发期到来之前,糖尿病患者应及早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进行预防。

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后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少数人在接种部位会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在37℃左右)等正常副反应现象,一般在24小时之后自行消失。需要提醒的是,接种任何疫苗都要到卫生防疫部门指定的正规接种点接种,以确保接种安全可靠。

母亲承受压力孩子易患糖尿病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母亲承受过产生严重精神压力的不幸事件以后,生下的孩子相对更容易罹患1型糖尿病,内在机制是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腺内生成胰岛素的细胞。至于这种自体免疫反应的触发因素,医学界尚未掌握。

瑞典林科平大学安内利·塞帕研究指出,母亲如果经历过离婚或暴力之类的事件,她们生下的孩子2岁半以前出现自体免疫反应风险的几率大约上升3倍。这项研究涉及近6000名儿童及其家人。塞帕作出的解释是,母亲承受压力,她们的孩子或许也会承受压力,增加体内特定激素的生成量,进而对生成胰岛素的特定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其原因在于,“心理压力与自体免疫反应之间的关联不太可能用现有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多种风险因素加以解释”。塞帕的研究小组认定,至少就生命早期而言,心理压力可能是与糖尿病相关自体免疫反应的一个触发因素。所以,不仅母亲需要“减压”,儿童也需要减少所承受的压力。

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过男性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糖尿病死亡率也明显高于男性。有医生认为,女性寿命较长也可能使得发病率比男性高一些。此外,体力活动少,而且在50~70岁时容易产生肥胖,所以糖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在增高。

同时,糖尿病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0到84岁年龄段糖尿病死亡率最高,80~99岁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人口老龄化对糖尿病死亡率的影响比其他危险因素要大。

吸烟者更易患糖尿病

据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专家发表的一份研究称,“瘾君子”更容易患糖尿病。涉及全美国的一份健康抽样调查显示,吸烟5年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吸烟的要高出11个百分点。“我们知道,胰岛素能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肌肉和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细胞内合成糖原或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贮存起来;又能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机体利用。但是我们发现吸烟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大大少于不吸烟者”,专家说。

锻炼可减少腹部深层脂肪

研究人员对久坐超重的成年人的研究发现,开始利用踏车和固定自行车进行锻炼者,蓄积在腹内器官周围的脂肪,即内脏脂肪往往会减少或至少不会增加。相比之下,仍然坐着不动的人,其内脏脂肪在半年时间内增加了很多。

生理学家克里斯·斯伦茨说,这项新的研究证明,即使一般性的锻炼,比如快走也会抑制内脏脂肪的累积。而且,锻炼最多的人(相当于每周慢跑20英里)不仅减掉了内脏脂肪,而且腹部表层脂肪也减少了。斯伦茨说,运动强度似乎不如运动量那么重要。每周进行3小时的一般性锻炼(相当于快走)的人与每周进行2小时较大强度锻炼的人相比,其效果是一样的。总体来说,这两组人的腹部脂肪都没有大幅增加。运动量最大的人,相当于每周进行3个小时的慢跑,其内脏脂肪平均减少7%,腹部表层脂肪减少得更多。而保持终日久坐的人在半年时间里内脏脂肪增加近9%。这些人的大部分锻炼是在踏车和固定自行车这样的健身器材上进行的。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第四军医大学杨林硕士等近日临床研究发现,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明显疗效。这一结果为临床治疗该病开辟了新途径。

研究人员采用目前报道较少的中药制剂治疗的新思路进行研究,将6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及空腹血浆C肽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予快速强化控制血糖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最常用的甲基维生素B12500微克肌内注射,隔日1次,连续3个月;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0天。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加强饮食和运动指导。3个月后,参照《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着重检测神经病变中神经传导速度指数变化等情况。结果发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相关的正中神经、桡神经、腓神经、胫后神经及腓肠神经五大神经的传导指数,两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水平。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最好关闭胰岛素泵

近期的报告显示,1型糖尿病患儿和青少年运动时开放胰岛素泵没有益处,可增加迟发低糖血症的风险。

Schneider儿童医疗中心的医生建议,为了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方便,在无计划的延长运动中应拿掉或关闭胰岛素泵,排除改变基本频率的需要并可能降低迟发性低血糖症的风险。

受试者在标准早餐和胰岛素注入后2小时左右在踏车测力计上运动40至45分钟。他们在运动前、后摄取20克碳水化合物。每个受试者均以随机、交叉方式开放泵运动一次,关闭泵运动一次。研究组发现,运动中迟发性低糖血症比急性低糖血症更常见,运动中开泵时低糖血症风险有增加的倾向。医生建议,在延长的运动中应拿掉或关闭胰岛素泵,并在运动后监测血糖浓度数小时。

新动态

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三大挑战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1.8亿人,其中五分之一来自中国。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印度。现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还在以每天3000人的速度增加,预计至2010年将达到8000万至1亿人。

目前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相关知识普及率低、诊断率低及控制率低等三大不容忽视的问题。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年龄在35至74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近3/4不知道自己患病;就诊患者中,治疗达标的患者又仅占1/3;胰岛素的使用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

专家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二是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够,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忽视饮食和运动等误区,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

慢性病10年内致死近4亿人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今后10年全世界将有3.88亿人死于心脏病、癌症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报告同时提出,如果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有3600万人能够避免死于慢性病,并且预防方法简单而价格低廉。

世界卫生组织题为《预防全球疾病—一 一项必要投资》的报告长达182页,这份报告给世界敲响了警钟:慢性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无关痛痒,甚至可能成为与艾滋病并驾齐驱的头号“健康杀手”。

报告首次对肥胖症、哮喘及癌症等主要慢性病可能导致的死亡人数进行了预测,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数中有五分之三的人死于各种慢性病。报告预计,今年全球死亡人数在5800万人左右,其中有3600万人将死于慢性病。

相对于慢性病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和可能导致的贫困加剧,预防可以说廉价而且经济效应显著。报告预测了有效的慢性病预防措施能给各国节省的费用。以中国为例,如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今后10年中国将节省360亿美元。如果没有任何预防措施,这项费用将高达5580亿美元。

一成糖尿病足患者只能靠截肢保命

2005年10月13日召开的2005年全国糖尿病学足学论坛上,来自美国以及国内的500多名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的国内外专家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对足部感染引起足够的重视,穿宽松鞋子、常修脚,避免撞伤而引起脚部感染。

广州地区的糖尿病平均患病率达到6%,比全国患者率高出了2.5个百分点,有的区域甚至高达10%。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薛耀明表示,广州人的糖尿病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其中10%~14.5%的患者不得不通过截肢来保命,截肢后30天内的死亡率高达10%,而80%的截肢患者都是因为足部溃疡引起。

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2型糖尿病全球指南

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的大会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2型糖尿病全球指南。

这一全球指南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保持在6.5%以下,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并就此提出了有关对患者进行教育、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以及积极使用药物和胰岛素来达到目标水平的明确建议。该指南还提出了在预防措施失败的情况下发现眼睛、肾脏和足部出现问题的成本效益合算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尽早展开治疗。

在西方医学鼻祖家乡的糖尿病学盛会

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第41届年会于2005年9月10~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此次参会的人数为12844人,创EASD年会的历史记录,中国有200余位学者参加。

本届年会开幕后的第一场大会报告,由东道主希腊雅典大学Katsilambros教授所做,题目为“营养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急性与慢性效应”。他特别提出了东地中海地区国家习惯用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而日本人习惯食用低脂、低饱和脂肪酸、高ω-3不饱和脂肪酸(鱼)的食品。这两种饮食对糖耐量和心血管系统均有好处。

大会公布了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即PROACTIVE(匹格列酮对心血管事件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纳入19个国家5238例患糖尿病合并有大血管病变的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格列酮,观察历时36个月。结果显示,用药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下降10%,各种原因的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卒中的发生下降16%,并可减少改用胰岛素患者的人数。此项试验结果提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既使对已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依然有效,但并不理想,提示我们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必须及早进行。

抗击禽流感 全球共努力

2005年11月7~9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举行了一次全球性的防治禽流感和人流感会议。这是首次由WHO、世界银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召开的国际会议,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兽医专家、政府官员等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

为期三天的会议,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各国专家深入讨论了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防治禽流感和人流感,并且制订出应对禽流感和人流感的全球行动计划。在闭幕式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作总结性发言说:“禽流感引发的人类流感大流行正在逼近,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暴发,但我们知道它将会暴发。全球对此统一认识并采取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在暴发前做好准备。”

此次会议讨论得出了关于防治禽流感和人流感的十项共识和与之对应的十二项行动计划。会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了用以指导今后国际社会抗击禽流感和人流感的六个行动步骤。这些步骤包括:从源头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实施快速遏制措施、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实施联合一体的国家计划、加强疫情公布和交流。

推荐访问:科学家 治疗糖尿病 新技术 开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