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再反思

发布时间:2022-06-21 17:0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再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再反思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反思3篇

第一篇: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反思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作者:冯必扬
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2年第06期

        [摘要]创新社会管理如果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看,则是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认识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崇尚的是国家主义,国家垄断所有资源,政府管理所有社会事务,社会没有自主的空间。为此,我国在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体制。在新的形势下的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政府与社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这是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以国家与社会既相互需要、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为理论依据,唯有如此,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管理创新 政府与社会两手抓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Shb0031)“江苏社会管理创新体系研究”和校重大招标课题“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与江苏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中间成果。

        自从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重视社会管理创新问题以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民生幸福安康的重大战略,并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本文拟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对社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自从有了社会就有关于社会的管理问题。西方社会学家们始终围绕“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展开了艰难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众多闪光的理论流派,近代西方社会产生了以霍布斯、黑格尔为代表的国家取向理论和以洛克、亚当·斯密和托克维尔为代表的社会取向理论。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则更加丰富,主要涵盖了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理论。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取向”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国家取向的主要理论流派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是近代兴起的关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问题的一种政治社会学说。其价值的归依是国家。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即把国家视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马基雅维利将国家利益看作是政府行为合法性的源泉;
君主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使用任何手段;
手段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可以说明手段的正当性,而国家可以依据“国家理由”行事。[2]

第二篇: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反思

政治社会学书单

1、米尔斯著《权力精英》,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米歇尔 (Robert Michels) 著 《寡头统治铁律: 现代民主政治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年

3、达尔著《多头政体: 参与和反对》, 商务印书馆 2003年。

4、张静著《法团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57年。

6、马克思 (Marx, Karl) 著《 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7、马克思和恩格斯 (Marx, Karl, and Frederick Engels) 著《共产党宣言》( “The Communist Manifesto”),《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8、Szelenyi and Martin.“The three waves of New Class theories”

Theory and Society, Vol. 17, No. 5, Special Issue on Breaking Boundaries: Social Theory and the Sixties (Sep., 1988), pp. 645-667.中文版,塞勒尼“ 新阶级理论的三次浪潮”,载于《新古典社会的想象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Anderson, Benedict ) 著《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译本。

10、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马歇尔、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2、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3、托克维尔 (Tocqueville, Alexis de) 著《论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 , 商务印书馆 1988年译本。

14、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 1987

15、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16、亨廷顿 ( Huntington, Samuel P) 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17、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8、里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9、阿隆、贝尔《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0、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11 (通俗读物,强烈推荐)

21、李和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

22、赖特著《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古尔德纳著《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24、汤普森 (E .P .Thompson) 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 译林出版社2001年译本。

25、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

26、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7、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 2005

28、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1997

29、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0、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1、里克西等《西欧新社会运动——比较分析》,重庆出版集团,2006

3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3、王亚南,1981。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4、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华书局1981年。

35、吴思,2004。《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海口:海南出版社。

36、 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7、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edited by Elizabeth Perry and Merle Goldman,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8、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反思

政治社会学概论部分

一、列宁与葛兰西的共性:

1.都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反决定论。

2.都是理论家与革命家的统一。作为理论家,都精通马克思主义学说;
作为革命家,擅长斗争策略,灵活运用理论。

二.阶级统治下的霸权(Hegemony)

这是葛兰西提出的,指赢得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的权力。

三、韦伯关于学术与政治的论述

四、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差别

五、管理主义(本迪克斯):

指一种观念或意识形态,这种观念使旧制度解体后的自由的劳动者们聚集在一起追求共同的物质利益——效率最大化。

六、现代国家(民族国家):

指1500年后在欧洲居于统治地位的机构。具有下列特征:(1)有一个明确界定的、延续的疆域(2)相对集权(3)不同于其它各种组织机构(4)在其疆域范围内,通过以有形的集中性强制手段后去垄断地位来强化其政治主张。

七、斯科克波尔对美国福利国家起源的论述

现象:直到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福利国家才开始有较大的发展,这与其它西方工业化民族国家不同。

分析角度:历史的偶然性

她是从19世纪末美国政府具有推行完备福利国家的重要的基础——为内战老兵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周痩进行研究的。她认为,基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内战养老金没有推动为穷人和贫困群体提供大规模社会福利项目。

原因:(1)美国缺少一个集权与自制性的国家机器来推动这样一个项目的发展。在当时的美国,决策是自下而上的,正当服务于本地而不是国家。

(2)在当时,精英与中产阶级也没有为社会福利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而是把他们的怒火和愤恨转向移民和穷人。

(3)美国的女性主义组织活跃,推动建立了有利于妇女的福利政策,但工人和劳工并没有获益。

八、涂尔干的国家理论:如何权衡国家与职业组织的关系?

九、托克维尔:为何美国能建立其以平等性和民主性为基调的一整套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1)地理原因

(2)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移民的身份平等,清教信仰

(3)政治生活中的自我教育和促进:地方自治,陪审团制度

(4)一方面,在美国,公民实际上生来就是平等的;
另一方面,美国人能一直保护盒声张他们的自由,并影响到他人。1,大量的民间组织和结社的体制确保了民主社会的延续。2,,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的原则

十、多数人的暴政:

十一、贝拉:公民宗教:

在政治领域中起主导作用的神圣价值观念,向下联系到一个社会的普遍的宗教信仰,向上联系到政治的作用。

十二、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理论,为什么国家能解决市民社会的弊端?

十三、《诉苦》:话语和建构话语在阶级行程中的作用,有了阶级话语才有了阶级。

政治社会学部分

一、配置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并举例

市场的,权力(等级)的,道德(利他)的

二、政治权利作为资源分配手段的优点(与无权利相比)

三、政治权力的配置的三个维度

1,国家组织内的权力配置

横向:权力分化与制衡。立法、司法、行政

纵向: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2,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分配

3,权利在社会中的配置

四、国家代替社会的表现

(1)首先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

1单位制,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户籍制度

2为了保证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控制,国家还禁止民间社会力量的整合,凝聚,禁止任何独立的,不受国家控制的社会组织的出现。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系统的打击了宗族/民间宗教/秘密会社等组织,铲除了传统民间社会势力。整个社会政治权力结构变成了国家/单位和民众三层结构。

(2)表现在国家内部权力结构上。

1党的领导居于主导地位,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力处于从属的和摇摆的地位。

2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3横向无三权分立原则

五、现代政治统治的三种主要形式

1、民主政体;
2、极权政体;
3、威权政体

六、集权政体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由一个政党以及控制这一政党的那些人对国家及其人民实施专制统治。

代表:斯大林苏联,希特勒德国

特征:1、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每一方面;

2、由独裁者个人领导的政党;

3、恐怖体制,党国合一;

4、对大众传媒的完全控制;

5、对武力的垄断;

6、官僚机构支配经济。

七、威权政体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处于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之间的统治形式,形态多样,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典型特征:政治的非民主与经济的现代化并存。

特征(威权政治):一般缺乏韦伯的三种权威形式,试图通过增加有效性赢得合法性。

八、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危机

1社会变革时期,即相信社会过渡的时期,没有处理好保守势力的抵制

2过渡时期,新的社会群体参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3处理国内群体冲突不力,比如宗教冲突/贫富冲突和收入再分配冲突。

九、威权政体的合法性界限或悖论及其对策

下限:政府绩效必须超过某个最低水平线,否则其有效性和合法性动摇;

上限:政府绩效如果超过了一定水平,威权体制因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可能会被淘汰。

对策:1拒绝承认合法性削弱;

2走向强制镇压;

3挑起国外冲突,诉诸民族大义;

4装扮民主政体的外表;

5领导者主动结束威权统治,走向民主。

因此,威权政治努力寻求或者制造国内外政治、宗教、社会、经济矛盾或者困境,以维持其合法性

十、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1、领导人的个人魅力,特别是毛主席;

2、意识形态统治;

3、非同寻常的组织结构和能力。

面临的挑战:1、个人魅力权威的消失:老一代领导人去世,战争向和平的过渡;
2、意识形态控制的削弱:市场经济的挑战;

3、党风和政风恶化;

4、政府对资源垄断程度的下降:

5、党员身份的形式化和功利化;

6、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有效性的考验。

十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等同于政治心,指一个政治社会的成员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

十二、政治文化的类别

1、地域性|地方型。社会成员只关注自己所属的地方性群体的事物,对超地方的国家食物没有意识。

2、顺从型。国家对被统治者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影响,但被统治者对政治体系没有任何要求,只接受统治者的统治而不试图对后者有任何影响。

3、 参与型。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密切相关,社会成员倾向于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谋取自身利益。

十三、参与革命的概念

十四、发展中国家如何短期内建立公民文化?

1公民文化与发展中国家传统政治文化和传统政治结构的冲突;

2公民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中产阶级文化,其形成与中产阶级的形式同步;
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方面力量不够强大,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联系过于紧密。

3文化的培育比程序和制度的建立更为困难。

4教育是时间的最明显的代用品,特别是西方政治理念的传播。

5公民文化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的现实需要及现实民主实践。

6卡里斯玛人物的作用——以台湾为例

7其他

十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

十六、意识形态的概念(广义,狭义)

广义:特定人群具有的世界观,或者解释世界的认知图式。

狭义:服务于特定人群利益,并具有欺骗性的价值体系。

十七、如何判断某个意识形态是否成功?

成功意识形态的标志:信徒众多

其他特征:1解释主题的全面性;

2内在的逻辑型;

3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4包容性和开放性;

5克服了信奉者的搭便车问题

十八、对自由主义的理解

(1)古典自由主义

1洛克:对政府和统治者的权利应当加以限制。

天赋人权;
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
政府权力的派生性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任何两权合一都是灾难。

3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

(2)新自由主义(由于经济危机,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缺陷)

格林:对经济的正常运行,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

新自由主义者为所有人争取最低工资和工时限制法律/组织工会的自由/失业和健康保险以及较好的教育机会。例如: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

(3)新古典自由主义(20实际80年代,经济滞涨)

全面放松市场管制。

十九、保守主义的概念

是近现代人类政治生活的重要意识形态。反对激烈革命,尊重传统:承认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利用有限理性,以稳定的防治建设民主和市场,增进个人自由。

二十、民族主义的概念

二十一、法西斯主义的概念、特征、吸引力、弊端

概念 一种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法西斯主义源于意大利文,是执行死刑的工具,引申为对权力和威信的极端迷信。法西斯主义最早作为一种极端主义运动由意大利极端民族主义者墨索里尼于1921年3月组织起来的。后为希特勒效仿,进一步把墨索里尼思想发展为一种极端的种族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屠杀犹太人。

特征

吸引力:1在社会危机或经济危机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实现社会整合.

2能够实现低犯罪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等目标,避免经济危机。

3.弊端 ①它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超阶级相标榜的集权主义统治,实行全面统制和恐怖镇压;
进行由政府全盘计划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宣传,鼓吹沙文主义、奉行重分世界的战争政策

二十二、古典民主理论 概念及其优劣

概念:从政府的权威来源和政府的目的来界定民主。即政府是否是人民意志的代表,政府的目标是不是公益。

优劣:古典民主制度把民主等同于善,但概念模糊,并缺乏可操作性。

二十三、程序民主理论 概念及其优劣

概念:判断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标准是: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最有力量的决策者是否经由公平/公正和定期的选举产生,即在选育中候选人是否可以自由竞争选票,所有成年人是否均有投票权。

优劣:1优点在于把民主等同于一套可操作的规则,但此时民主不一定等于善,即一个程序民主制度可能不代表人民意志,可能效率低下。

2通过民主方法选举出来的这么好之领袖并不一定能够行使实权。

3民主制度不见得是强有力的/稳定的,容易被军事政变所推翻。

4根据是否存在选举竞争和普遍选举权可以很容易评判不同政治制度的民主化水平。

二十四、平等的民主、自由的民主其概念、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实践表现及后果(论述)

平等的民主观

概念:平等的民主观假定存在着一个和谐完美地社会状态,存在着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完全平等的社会。肯定自由的一切,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的,还要有集体的努力,需要纪律,必要时还需要强制,迫使个人为集体的目标服务。

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① 平等的民主观的思想根源,是法国18世纪的思想观念即自然秩序、理性、平等和自由观念的极端化。平等的民主观认为人性是善的,理性的,应在这种理性人的基础上重塑一切社会制度。

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平等的民主观的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核心在于他的公意思想。(公意思想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民的意志,它“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同时公意不同于现实中所有人的意志,因为人民可能受到欺骗,为了造就认同于公意的人,必须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进行教育,恢复其良善本性)外在表现即排除党派政治,反对代议制度,尊重多数的至高权威,重人治轻法治,祈求合乎标准的人民,祈求神明式的立法者,追求政治生活规模的最大化。

实践: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专政就是运用卢梭思想改造社会的政治实验。①雅各宾分子为了实现他们心目中的民主,主张利用国家强权来塑造新人。钳制舆论、实施新闻管制的政策,查禁了学术机构,处死被认为是反革命的作家,记者。②以人治替代法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废除司法程序,以革命委员会和国民公会的决议代替司法审判,二是视宪政程序为无物,以民众集会和暴力胁迫国民议会。③清除素有党派,让人民以一盘散沙的形式直接面对国家。④界分敌我,实施恐怖统治,清除所有被划分为人民敌人的人。

后果:

自由的民主观:

二十五、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执政党领导制度/宪政制度)——两种制度如何整合?(一致性)

(一)二者在静态和动态结构上的一致

(二)执政党领导为主和宪政制度为辅:

1、党员干部合一;

2、宪法批准 党管人事;

3、各级党组;

4、党委和政府首脑的重合

二十六、科斯世界的概念

指不存在信息费用或交易费用的理想的市场经济状态。

在经济上不存在交易费用,则不会有经济组织——企业;
在政治上不存在交易费用,则不会有政治组织。

二十七、现代政治组织的三种类型

国家组织/政党组织/利益团组织

国家组织:包括代议组织/行政组织/司法组织

政党组织:是代表选民来选择议员和政府性行政官员寻求选民支持的专业性组织,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媒介。

利益集团:是人们为了通过影响政府决策而维护共同的利益或实现其共同的主张而结成的集团,是社会力量和非官方理论的自愿结合。

二十八、代议组织比一人一票制的民主具有的优势。

1它使议政专业化;

2使议员有动力去为搜集信息进行投资,同时也有积极性去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3议政的职业化使议政的权利不再是一次性的,也使它不再不分轻重缓急,均是一人一票。

二十九、政党的概念

政党组织是代表选民来选择议员和政治性行政官员,同时为其寻求选民支持的专业性组织,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介。政党实际上是节约政治家和选民之间的交易费用的产物。

三十、市场制度、计划制度在解决生态问题上的优劣?

三十一、

推荐访问:社会关系 社会学 视角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再反思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反思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