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疫情防控 >

养猪生产中仔猪细菌性腹泻病因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2-11-16 19:1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细菌性腹泻属常见病,往往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日增重,给养殖场(户)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民勤县养猪生产中仔猪细菌性腹泻病流行的实际情况,阐述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类型与发病因素,并根据其流行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降低仔猪腹泻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目的,同时供同行业者参考。

关键词:仔猪;细菌性腹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6-0037-04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总面积1.59万km2,拥有27.36万人,5万多农户。近年来,民勤县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约500多万头(羽),其中生猪饲养量约14万头。在生猪生产过程中,各种应激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常会导致不同日龄的仔猪出现腹泻,其中细菌性腹泻发病率占腹泻病的90%以上,危害十分严重。因此,降低仔猪腹泻病的发病率,提高养猪业报酬,关键在于做好仔猪细菌性腹泻病的防治。

1 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类型

1.1 仔猪黄痢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为主,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拉黄色稀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饲养卫生条件差,圈舍被致病菌污染,消毒措施不到位,产仔环境阴冷潮湿,吃初乳不足、不及时都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原因。

1.2 仔猪白痢

本病也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10~30日龄仔猪多发。临床表现为发病仔猪排出乳白、黄绿或灰白色粪便,呈黏稠粥样,有腥臭味。产后2周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含量下降,仔猪抗病力下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1.3 仔猪红痢

本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发。本病在饲养管理粗放的猪中比较多见。

1.4 仔猪副伤寒

本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性疾病。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死率较高。

1.5 猪痢疾

本病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150日龄左右猪多发,临床上表现为病猪消瘦、腹泻,出现黏液性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病症。带菌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也可通过媒介传播。

2 引起仔猪细菌性腹泻病的因素

2.1 对发病规律认识不足

细菌性腹泻病流行持续存在,流行规律也不断变化,以前冬春季多发,近年来,其他季节流行的情况也时有发现,以中小型养殖场户和散养户多见。

2.2 存在混合交叉感染现象

腹泻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引起的,细菌、病毒、中毒、寄生虫等多种因素可相互作用。根据调查,民勤县仔猪腹泻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存在混合交叉感染现象,防治工作中采取措施单一或不准确,往往出现防治无效或免疫失败,达不到防控目的。

2.3 没有形成准确快速的诊断措施

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病的防治主力是基层兽医,他们主要凭临床经验诊断,但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极其相似,兽医人员仅凭临床诊断,常常出现误诊,导致病情延误,造成防控难度加大。

2.4 疫苗免疫沒针对性

细菌性腹泻病不属于重大动物疫病,养殖生产中往往缺少有的放矢的程序化免疫预防,发病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现象经常发生,导致病情不能彻底根除。

3 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

3.1 仔猪黄痢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往往以窝为单位发病。病原主要来自带菌母猪,母猪经粪便排菌,污染乳头、皮肤及环境。仔猪吸吮乳头、舔食皮肤等,经消化道传染发病。新建猪场从外地引种时,有仔猪黄痢病史的,也会引起本病扩散。临床主要以病仔猪拉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有的仔猪初生时虽很健康,出生后12小时左右发病,也有的1~3日龄发病,最急性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仔猪表现突发性腹泻,排出黄色浆糊状或黄色水样粪便,且含有凝乳片;病仔猪肛门松弛,捕捉时挣扎、鸣叫增加腹压后常喷出水样希粪,若病程稍长,则很快消瘦脱水,最后体力衰竭昏迷致死。

3.2 仔猪白痢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春秋两季气温骤变及阴雨天气发病较多。当饲养管理不当,如母猪过肥,乳汁过浓,哺乳母猪饲料营养不全,乳汁质量较差,母猪发生乳房炎,仔猪料配制不当引起消化不良,圈舍阴冷潮湿或天气骤变等都可诱发本病。临床症状为仔猪下痢,排乳白色或灰白色黏稠或粥样腥臭味粪便,临床上分为热痢与寒痢两型。以热痢较为多见,热痢为仔猪白痢的初期表现,病猪多表现为体况正常,尚能饮食,但食欲减退,出现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或白色带血腥臭味,热痢继续发展则转为寒痢,病久伤正气而转虚,病猪则表现体弱无力、被毛粗红、卧地不起、行走不稳、食欲废绝、下痢不止,粪白而恶臭、四肢末梢发凉,最后虚脱死亡。

3.3 仔猪红痢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发生于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仔猪排红褐色稀粪,粪便中带有呈灰白色坏死组织碎片,并有特殊腥味,病猪后肢黏满血样稀粪,有的出现共济失调,呼吸困难,行走摇晃,大部分病猪在3 h内死亡。

3.4 仔猪副伤寒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1~4月龄、密集饲养的仔猪。本病呈散发性,饲养条件恶劣时易发生,地方流行缓慢。新生仔猪采食了带菌猪及病猪排出病原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土壤,或病原体在健康猪体内携带,但不表现症状,当管理不当、天气突然变化、饲养环境发生改变,猪体质较弱,抗病力下降时,病原往往乘虚而入,大量繁殖、毒力增强引发本病。临床症状分急性型、亚急性和慢性型。

(1)急性型,又称败血型,病猪体温 41 ℃~42 ℃,精神不振、表现伏卧姿势、不食、呼吸困难、步态摇摆、上吐下泻。耳尖、颈部、嘴尖、前胸、腹下、蹄尖、尾尖皮肤有蓝紫色斑点。本病暴发时常出现1~2头死亡,没有明显症状;有的刚发现病症后24 h左右死亡,多数病程在2 d~4 d,病死率很高。

(2)亚急性型,又称结肠炎型,病猪体温40.5 ℃~41.5℃,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畏寒,眼有大量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黏着。病初表现便秘,之后又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淡绿色,常带有血液或假膜。腹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痂样湿疹。有的病猪咳嗽,有的因继发肺炎死亡,很难康复,后期多转为慢性型。

(3)慢性型,仔猪副伤寒慢性型表现最多,体温在41 ℃左右,有时也会降至常温,病仔猪食欲下降,表现周期性急性下痢,粪便呈灰白色,带有恶臭味。病猪长期卧地不起,很快消瘦,皮肤呈深红色,有的继发肺炎,病程2~3周,最后因体力衰竭死亡,少数恢复健康的长期成为带菌僵猪。

3.5 猪痢疾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2日龄仔猪最易感染,饲养密度过高、寒冷或温度过高、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容易引起本病发生。主要表现为仔猪下痢,发病初期,病仔猪拉黄色稀粪,很快变为水样下痢,发病1 d~2 d粪便中混有不等量的血液和黏液,病情严重时排出的粪便呈红色糊状并带有大量黏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有的病猪排出灰色、褐色或绿色粪便,有时带有大量泡沫并混有黏液及纤维素伪膜,本病死亡率不高,但往往导致病猪生长缓慢。

4 预防控制

4.1做好产前母猪和新生仔猪的护理

对妊娠母猪在产前7 d进行体内外驱虫;产前3 d到产后7 d用氟苯尼考拌料饲喂;妊娠母猪产前对其体表后部和乳房部用温水清洗消毒;产前3 d应实行限饲;生产当天饲喂0.9%食盐拌麸皮催奶。对于仔猪要做好保温工作,哺乳仔猪温度控制在32 ℃~34 ℃,刚断奶仔猪控制在28 ℃~32 ℃。幼仔猪从7日龄开始补料,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供给清洁饮水,合理调整猪群密度,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新生仔猪要吃早、吃好、吃饱初乳,及时获得母源抗体。尽量减少仔猪接触粪便,减少进入仔猪体内细菌的数量,使仔猪产生有效的抵抗力。

4.2 因地制宜做好疫苗免疫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民勤县仔猪细菌性腹泻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病,可对妊娠母猪在分娩前10 d~20 d耳根部皮下注射大肠杆菌病疫苗,母猪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可通过初乳传递给哺乳仔猪,预防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黄痢。对于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腹泻,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猪沙门氏菌病冻干弱毒菌苗进行预防。

4.3进行科学药物预防

仔猪出生时,立即滴喂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每天2次,连用3 d;对弱小仔猪还要补充5%的葡萄糖。3日龄时补铁,用富来血、牲血素等以每头100 mg~150 mg肌注;供给清洁的饮水,冬季用温热水,对弱仔猪强饮5%的葡萄糖水。5~7日龄开始补饲膨化颗粒饲料。10日龄用食用老陈醋0.5%~2%饮水3 d。10~20日龄用壮观霉素拌料,预防仔猪白痢。21日龄饮水中加多种水溶性维生素。20~25日龄进行去勢。26~28日龄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和磺胺类药物,预防仔猪白痢等细菌性腹泻疾病。35日龄断奶,断奶后3 d~7 d要限量饲喂,尽量减少应激。36~60日龄,预防断奶后腹泻,饮水中交替添加维生素C或水溶性维生素,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60日龄后转入育肥阶段。

4.4 积极采用中草药疗法

采用中医手段,利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不仅对猪体损伤小,而且有利于后期健康发育,符合生态环保和生物安全的要求。治疗7日龄以上仔猪腹泻可采用“山楂保和汤”,配方为:山楂15 g、麦芽15 g、神曲15 g、枳壳15 g、厚朴15 g、白术15 g、茯苓15 g、鸡内金15 g、防风15 g煎水候温内服或混于饲料喂服,连用2 d~3 d。可配合大黄酊10 mL ~25 mL或复方龙胆酊5 mL~10 mL或健胃散80 g~100 g,加水适量一次内服,一天2次,连用2 d~3 d。预防仔猪腹泻,采用“山楂保和汤”用药量减半,7日龄开始,连续投药2 d~ 3 d,停药2 d~3 d继续投药,如此循环到仔猪断奶。

4.5 做好制度化卫生消毒

建立消毒制度、门禁制度,实行封闭管理,定期做好场区、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产房的清洁消毒工作,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暖,及时清理污水和粪尿,临产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4.6 把好引种检疫关

引种前要对种猪场所在地区进行充分考察,必须从有资质、管理规范、系谱清楚的种猪场引种。坚决不从疫区引进猪种,引进种猪应隔离观察一个月,经兽医部门检疫无病后方可入群。

仔猪细菌性腹泻属于常见病,尚未纳入国家强制免疫的范围内,但其危害仍然存在,特别是对一些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影响较大。由于饲养管理不规范、技术措施不到位、疫病防治措施不得当等,常常引起仔猪发病,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迅速提高,生猪饲养环节的疫病防治,兽药、添加剂的使用必须受到限制,甚至要求禁用,这就与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形成矛盾。笔者认为,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主要从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消毒灭源、实行封闭隔离饲养、中医手段防治疾病等方面入手,将细菌性腹泻病原从源头消灭或阻止是防止细菌性腹泻病发生的出路。

推荐访问:仔猪 养猪 腹泻 病因 防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