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失眠特征及加味血府逐瘀汤的干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1-05 20:40:1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及加味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和艾司唑仑治疗30 d,观察失眠特征及治疗后失眠特征、中医证候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均能改善睡眠,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失眠特征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的失眠特征以多梦夜醒、早醒及头昏健忘为主,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特征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特征;加味血府逐瘀汤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5.006

中图分类号:R25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5-0010-03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目不瞑”等范畴,因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医认为,肝郁血瘀会导致睡眠障碍,所谓“夜睡梦多,是血瘀”[1]。李氏等[2]也发现,睡眠障碍气滞血瘀型最为常见。经多年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夜醒、早醒、多梦等失眠特征,而肝郁血瘀证型患者的失眠特征有别于其他证型患者。本研究通过失眠患者临床常见特征积分变化,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型患者的失眠特征,研究加味血府逐瘀汤的干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失眠患者均为武汉市中医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5月肝胆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患者,主要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过程中无脱落病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自评表(SR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3]。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失眠诊断标准[4]。③中医辨证符合《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5]肝郁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④年龄18~65岁。⑤知情同意能接受治疗,并且按照规定用药完成疗程。⑥研究前1月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其他影响睡眠的药物。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或患有其他肝病者如肝癌、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②失眠由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及外界环境干扰引起者。③伴有心、肺、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等。④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引起的失眠。⑤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及重型肝炎的患者(因其易并发精神障碍而致失眠)。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⑦艾司唑仑禁忌症。

2 方法

2.1 量表填写方法

由课题组成员承担调查员工作,统一量表,量表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PSQI、SRSS、SAS、SDS等。让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调查表,调查员记录病例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舌脉、实验室检查数据及诊断等资料,并当场回收调查表,治疗后再记录一次症状、体征等,各项数据务必做到真实、准确。

2.2 治疗方法

中药组予加味血府逐瘀汤(桃仁12 g,红花12 g,生地黄10 g,当归10 g,赤芍10 g,柴胡10 g,川芎10 g,桔梗6 g,枳壳6 g,牛膝6 g,龙骨20 g,牡蛎20 g,远志10 g,菟丝子10 g,茯神30 g,炙甘草6 g)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湖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522)1 mg,每晚睡前服用。2组疗程均为30 d。

2.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失眠特征(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再入睡困难、多梦、早醒、困倦、头昏、健忘、反应迟钝)和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神疲乏力,纳差,口干口苦,肢体麻木,皮肤黏膜颜色晦黯,舌质紫黯有瘀点,胁肋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失眠特征和中医证候结合PSQI、SRSS、《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5]肝郁血瘀证的标准及第7版《传染病学》[6]相关临床表现拟定。积分按症状程度无、轻、中、重分为4级,采用0、1、2、3记分法。通过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患者特有的失眠特征、加味血府逐瘀汤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2.4 疗效标准

依据PSQI、SRSS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5]对失眠特征和中医证候分别进行临床疗效比较。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显效:原积分下降51%~95%;有效:原积分下降6%~50%;无效:原积分下降0~5%。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失眠特征

由于失眠患者个体间存在差异,为了客观评价这些失眠特征及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积分量化方法观察,积分高则相应失眠特征在此类患者中出现的频率高、程度深。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以多梦夜醒、早醒、头昏健忘为主要表现,见表2。

3.2 临床疗效

3.2.1 失眠特征改善情况 中药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失眠特征方面,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2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中药组30例中,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例,有效9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3 2组治疗前后失眠特征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的失眠特征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3.2.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肝郁血瘀型慢性肝炎失眠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中医症候,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神疲乏力、纳差、口干口苦、肢体麻木、皮肤黏膜颜色晦黯、舌质紫黯有瘀点等。治疗前,2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胁痛、神疲乏力、口干苦等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中药组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3.3 不良反应

中药组出现胃脘部不适1例,对照组出现药物依赖6例、食欲减退2例、头昏乏力4例、早醒4例(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4 讨论

中医对引起失眠的疾病和特征早有记载,如《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不寐》“忧思忧郁,最损心脾……竟夕不寐”[7],《血证论·吐血》“肝血虚,则虚烦不眠”[8],《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少阴病……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医林改错》谓“夜睡梦多,是血瘀”[1],可见,七情、血虚、血瘀等致病因素及其他原发疾病均可致失眠,特征可表现为难入睡、睡不安稳、多梦等。

目前治疗失眠常常以延长患者睡眠时间为研究方向,但多数患者睡眠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与失眠相关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笔者选取肝郁血瘀型慢性病毒性肝炎失眠患者,以积分量化指标研究这类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是否存在一定的特异性,并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患者以多梦夜醒、早醒、头昏健忘的积分较高,且在治疗后降低明显,提示多梦夜醒、早醒、头昏健忘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型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并且,加味血府逐瘀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梦是人类在睡眠状态下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医认为,梦的产生与魂魄尤其是魂密切相关,因此古代文学中梦又称“梦魂”。中医对梦认识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淫邪发梦》“正邪从外袭内……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认识到梦的发生机理与正邪、体内阴阳的盛衰、卫气出入以及魂魄的动静变化有关,并且“肝藏血,血舍魂”,肝血-魂-睡眠-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肝郁血瘀型慢性病毒性肝炎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为多梦夜醒、早醒、头昏健忘,这与王清任“夜睡梦多,是血瘀”[1]的观点相符。慢性病毒性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中医认为,病毒性肝炎乃毒邪所致,可引起脏腑功能的失常,气滞血瘀,累及脑窍,或脏腑受伤,耗损精气,神魂不安,故多梦夜醒、早醒;瘀血阻络,气血不能荣于头目,清窍失养,故头昏健忘。“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血府逐瘀汤)一两剂愈,外无良方”[1],笔者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疏肝理气、活血安魂为治疗大法,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

加味血府逐瘀汤由血府逐瘀汤加龙骨、牡蛎、远志、菟丝子、茯神组成。其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当归、川芎、赤芍助以祛瘀之力;牛膝通血脉,引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桔梗与枳壳一升一降,宣达气血;甘草调和诸药;在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再加菟丝子滋补肝肾;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远志配茯神宁心安神力强。诸药相合,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安神之功,使气血调和,血脉通畅,肝藏血功能恢复正常,正气复,邪毒去,魂安自寐,患者不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临床症状也得到缓解。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血液凝固性和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双向调节血管、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量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有良好疗效。

综上,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以多梦夜醒、早醒、头昏健忘为主,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恢复肝藏血的正常功能,使魂安得寐。与西药相比,其在改善多梦夜醒、早醒及头昏健忘方面疗效显著,为治疗失眠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8.

[2] 李海聪,杨毅玲,张树益,等.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6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4,45(2):111-113.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与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5] 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6-308.

[6]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51.

[7]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35.

[8] 清·唐宗海.血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0.

[9] 周月梅.肝炎科住院患者失眠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501-1502.

(收稿日期:2011-11-02,编辑:陈静)

推荐访问:加味 失眠 干预 患者 特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