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5 10:5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现代青年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以满足学生生活和需求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通过优化德育环境,实现高校、家庭、社会互动结合等方式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196—02

一、高校德育创新的必要性研究

(一)高校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的教育事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综观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就可以说明,各国对教育推动社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认同是一致的。没有教育,人类的文明成果将无法传承,社会进步将失去强有劲的推进力。而德育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对一个国家、一个国族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民族精神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其道德理念、德育目标必须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德育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念淡漠、道德失范、精神颓废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力开展德育创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二)高校德育创新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全面和谐的社会。首先,人与社会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其它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必须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深切认识到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其次,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要确保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承受能力之间的和谐,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第三,人与人的和谐。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者的和谐,对当代高校德育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的创造群体将是今天的高校大学生,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今天的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决定着他们明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积极在高校教育中进行德育创新,意义将十分深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一)创新德育理念、更新德育观念

1.确立“以人为本”的新主体观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扬弃了以往将大学生纯粹作为教育客体,被动接受的旧的理念,它将德育作为一种人本德育,揭示了德育客体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性,强调了德育主客体的统一,开发了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在与外部世界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同时的主体意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德育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映出大学生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属性的丰富性,并对这种自我意识和本质属性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强化了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2.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德育新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这种在新的时代特点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德育新理念使高校德育的认知性、社会性和创新性得到丰富和发展。使高校德育的认知性不再是简单进行道德行为教育,而是重在道德认知,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自我道德修养能力的提高上;使高校德育的社会性更加广阔,能够将高校德育与社会及现实生活紧密交融在一起,依据社会需求和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实践开展德育;使高校德育的创新性更富于变化发展,能够根据大学生和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进行德育诸要素的更新,从而在科学发展观中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3.确立开放、适度超前“大德育观”[2]的德育新观念

大众化教育时代,多种生活方式、多元价值观念对教育对象的冲击越来越大,多样的大学生群体的教育背景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它要求高校德育者必须努力更新德育观念,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大德育观。所谓“大德育观”即全方位的德育模式,是指把高校德育的内容、原则、方针同各种载体、媒介结合起来,不断开拓德育领域,有效整合德育资源,使德育切实落实到大学教育的每一环节,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熏陶多样化的大学生群体。另外,高校德育要加强预见性,任何不正确思想的形成都不是无规律可循,而是有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因此,要防微杜渐,德育观念要适度超前,尽量摸清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意见不一致的成员,要耐心做好疏导工作,从而使高校德育发挥更大的时效性。

4.确立当代“终身德育观”[3]的德育新观念

教育终身化、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来临,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培养目标多样化使现代德育不仅贯穿大学教育阶段,也贯穿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德育将伴随人的终生。实现从传统学校德育观向现代德育终身化、社会化观念的转变,是德育工作者的必要意识。

(二)创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

加大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是创新德育内容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着以弊端:一是缺乏时代性;二是缺乏全面性;三是缺乏针对性。而当今的时代特点,要求德育创新要打破思维定势,学会从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背景条件下来观察教育现象,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和研究未来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走向和特点,看清今后一个时期内培养的人才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和国内环境,并结合不同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进行德育创新以加强高校德育战略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德育创新实践上,要加强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教育内容的统一和本土教育内容与国际化教育内容的统一。在继承和发扬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的德育传统的同时,创新服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时代的德育内容。进行公平竞争观念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优胜劣汰并反对不正当手段竞争的德育内容;进行利益观上的教育,教育学生关心我国的经济建设但反对一切向钱看;进行平等、互助观念的教育,教育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个性养成的教育,教育学生彼此尊重、互相关心、交流合作和共同提高;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受到规范的法治教育,教育学生守法光荣;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知道首先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等等。

(三)创新高校德育方法

首先,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灌输”[4]理论是列宁在20世纪初提出的。无疑,马克思主义需要灌输,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成果需要灌输。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的高校德育要毫不动摇地“灌输”,理直气壮地“灌输”。只不过在新的形势下,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要重在引导,在“输“字上下功夫。着重以感染、熏陶的方法进行渗透和指导,能够有效防止教育对象逆反心理的产生,对教育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实现高校德育方法上的革命。其次,要优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开辟网上德育,加强德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发挥网络媒体先进、快捷、信息容量大的优势,进行平等互动式的网上德育。最后,要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过去德育“过程式”的教育方式,使高校德育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下乡、实际考察、调研等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考能力,从而逐渐决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态度。

(四)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做德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把它们科学地贯穿到德育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环节中去。德育工作者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要及时、科学地予以解答和解决。作为大学生心灵的导师,德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胡敏洁.论素质教育下高校德育观[J].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02,(1):80.

[3]林福兰.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6. (责任编辑/陈雅莉)

推荐访问:科学发展观 指导下 德育 高校 创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