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安徽工业大学学生网络行为特点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2 13: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调查和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网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对11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结论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0667-03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udents" Network Behaviors

ZHAO Ling-yan, WANG Jun, YU Chao, MA Yong-liang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of A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0, China)

Abstrat: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behaviors patter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guide student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use the internet. Methods 1135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University Students of Network Behavior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mainstre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network behaviors is active and healthy. Conclusion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life and study, the university should strengthen students’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nline.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network behavior; survey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高校教育来说,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以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2007年11月,针对安徽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就“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工业大学建工、材料、数理、经济等共十二个学院的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187份,回收有效问卷11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62%。

1.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共有25个题目组成。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上网目的、对网吧的态度、上网自制力等。

1.3施测及处理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全部数据采用 SPSS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普遍,互联网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中。在被调查学生中没有尚未接触过网络的情况,其接触网络的年资以三年以上最多,占34.2%;其次是2-3年,占30.5%。此外,在接触网络不到一年时间的学生中以大一和大四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这也说明了计算机网络在近几年的大学教育中的迅猛发展和普及。

至于上网地点,主要场所是寝室、校园内的机房和网吧。其中以在宿舍上网和校园机房上网的人数为最多,有653人次,占总人数的47.3%,其次是校外网吧,有399人次,占总人数的28.9%,在其它场所(家里、朋友家、租屋处)上网的共有328人次,占总人数的23.8%。

上网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其中选择下午上网的学生有554人,占32.0%,选择在晚上上网的学生有525人,占30.3%,极少数学生有通宵上网的行为。在上网时间频率方面,被调查学生中有30%的学生平时几乎不上网,52.9%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2小时左右,有13.1%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3-4小时,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1%。这一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的控制上网的时间,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

青少年网民属于年轻富有活力、思想活跃、勇于尝新的一个群体,反映在网络活动方面,就是对网络的应用种类相对丰富。在 CNNIC 公布的15种网络应用的使用情况分析中,18至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网民达到每人7.4个。 [1]那么,面对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在校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动机以及最常选用的服务有哪些?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频数最高的6种网络应用依次为:搜寻资料、聊天交友、浏览网页、收发邮件、阅读新闻和玩线上游戏。结合访谈笔者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流仍是积极健康的,学习、交流和娱乐也成为了在校大学生上网的三个主要动机。

首先,作为工科学校的大学生,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课程在他们的日常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也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方式。其次,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联系方式,使得沟通的速度大大加快,给大学生进行远距离的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网络交往的随意性、隐匿性、广泛性等特点,也给大学生网民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加剧了大学生现实交往的疏离与淡漠、淡化了社会责任等。最后,由于互联网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又有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学生们更多地通过电脑网络收听、下载个人喜欢的音乐,观看个人真正喜欢的电影和演出,以及玩网络游戏等等,从而充实他们的闲暇生活。[2]

2.3 大学生对网吧的态度

对网吧和上网内容的合理监管是保护大学生健康上网的重要途径,而关于学生对网吧态度和动机的调查对学校进行网络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调查结果显示,网吧和学校是大学生上网的两大地点,接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28.9%)都在网吧上网。在笔者调查的学生中,从未去过网吧的人仅占5.8%,即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都接触过网吧。而去网吧的主要动机是和朋友聊天、打发时间以及玩线上游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学生不选择网吧的理由有:网吧环境差,不安全,气氛不好。而选择网吧的理由是:学校网络资源少、网吧机器好、网速快、价格便宜、时间和操作不受限制、冬暖夏凉、可以和朋友一起去等等。

总体来说,大学生选择在网吧上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网吧的情境比较特殊,其令人陶醉的气氛、丰富而有变化的游戏软件、配套服务的便利性、与现实环境的时空脱离感是造成学生沉迷于其中的重要原因;二是为了逃避监督,如玩游戏,网络聊天,看电影等活动,这些活动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约束,只有在网吧玩才会感到自在;三是在学校和宿舍上网时间会有所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的放开玩。但学校附近大部分网吧的环境较差,通常是烟雾弥漫、光线灰暗、空气质量很差,容易让人产生不适的状态,经常去网吧不仅对学生陷入网络成瘾有推动作用,同时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4 大学生上网自制能力

现在,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自制力构成了挑战,虽然很多大学生知道网络的不利因素所在,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被精彩的网络游戏吸引,被大量的哗众取宠的无用信息分散了注意力,被无边际的网络聊天冲淡了奋斗的意志,只能放任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那么,在校大学生是否能在网络上正确的定位自己?他们的网络自制能力如何?

调查显示,大多数被测试学生都具备一定的上网自制能力,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薄弱甚至匮乏。其中,有64.4%的学生认为自己上网得宜绝对不会成为网迷;有19.5%的学生认为自己尚能自我控制但会担心自己成为网迷一族;有9.9%的学生对自己不确定,认为自己自制力差,随时可能成为网迷族;还有6.2%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符合网迷的标准而不自知。由此数据看来,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和加强学生上网自律管理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2.5 心理咨询机构设置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必要性

若大学生陷入网络成瘾,他们会选择求助于谁呢?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最多的是求助于朋友和同学,占39.1%;其次是自助,占17.5%;第三是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占17.4%。这也反映了在高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加强防范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必要性。

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帮助具有其特殊性,仅仅依靠 “一对一”的咨询模式对于戒除网瘾的效果并不理想的,因为很多学生是由于其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才退而寻求虚拟世界的寄托,如果不能让这些学生重新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发掘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找到快乐感和成就感,那么,网瘾的戒除永远只是纸上谈兵。而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它所搭建的群体互动的平台恰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对一”咨询的缺憾。因此,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应该推广对有网瘾倾向大学生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模式。

3 建议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行为和态度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容易沉溺于其中,而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也日益升温,高校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引导与管理。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对于目前大学生普遍的网吧上网现象,除了其个人原因外,校内上网终端供不应求、网速慢或限制多等也是主要原因。学校应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积极主动地推动校园网络的建设。在硬件建设上,改善校园上网环境,将网络普及到学生宿舍,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在校园上网的机会,既可减少学生在网吧上网的机会,也可减少网络成瘾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在软件建设上,建设一个内容丰富的、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网,用全面而且有吸引力的网络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并在网上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3.2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网络相结合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功能本身是多方面的,但它作为一个工具的存在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首先取决于人怎样使用它。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帮助大学生协调对网络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的认知,有意识将网络学习与日常教育观念相契合,指定网上阅读内容,推荐好的专业学习网站,这样既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可以避免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不好的网络行为和网站上。

3.3 定期组织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只有熟悉和了解网络知识及其发展动向,才能知道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才能知道如何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所以在网络知识和使用网络方面,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和大学生保持同步,而在网络行为规范方面,学生管理人员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规范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正面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网络行为。

3.4 开展“网络德育”课,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的素质教育

“网络德育”课在目前网络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进入高校“两课”课堂已经迫在眉睫,当学校通过课堂这个固定的主流平台定期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网络法律意识、网络认知等方面进行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的正负两面性,正确理解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别,培养大学生网络心理的自主性、行为的自律性以及主体的发展性,逐步形成由“他律--自律一内化一自觉”的良性转变。[3]

3.5 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干预体制,加强对网瘾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在本校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干预体制,通过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专业化心理服务队伍,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保证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同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诊治,引导他们逐步摆脱网瘾,开始健康的学习生活。针对个别严重的网络成瘾的学生,学校还应加强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其改正不良的网络习惯。

网络时代正悄悄地到来,高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控力,充分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OL].2007.http:///html/Dir/2008/04/25/5125.htm.

[2] 郑远新. 浅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02-105.

[3] 刘继红,孙新建,陈莹.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调查分析[J]. 高教探索,2007(3):117-119.

推荐访问:安徽 工业大学 调查 分析 学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