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梦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发布时间:2022-06-14 10:1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梦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梦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5篇

【篇1】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越剧 历史渊源

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历史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清咸丰十二年(1852)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所创。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以马塘村为主,为越剧起源,因而越剧应有近150年历史),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1920年,时为“小歌班”的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较知名的演员编演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观众欢迎。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
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1923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第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

1928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个。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1929年,嵊县办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1931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

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称为“改良文戏”。

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间,编演新剧目逾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

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
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前两年陆续聘请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多为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

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剧团。

20世纪50至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越剧受到严重的摧残。一批著名演员、创作人员和管理干部,受到迫害,越剧被迫停演。十年动乱结束后,越剧得到复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体的区级越剧团,也部分得到重建,恢复了艺术活动。

【篇2】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冬虫夏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自大唐文成公主(公元641年)进藏,带进了《医学大全》,后出版了藏文的《月王药诊》和《藏本草》而记载。冬虫夏草,因1300多年前,大唐文成公主(公元641年)进藏,带进了《医学大全》,后出版了藏文的《月王药诊》和《藏本草》而记载。冬虫夏草因文成公主进藏而传出青藏高原,来到中原大地。可见,冬虫夏草在青藏高原早已被使用。

中国开国皇帝和著名皇帝除了能征善战外,都得安排御医,甚至通晓百草。一为自己;
万岁;
,二为臣子、子民治病,以得人心。从三皇五帝至今,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神农氏,即炎帝,神农氏尝遍百草,寻找治病良药,;
神农尝百草;
是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敢于牺牲的成千上万医生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发现,去体验百草的毒性和功效,这就是中医药文化。

轩辕黄帝被认为是医中医药鼻祖。黄帝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第一作者,因此又被称作《黄帝内经》。

1765年(乾隆三十年)清代杰出的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问世。这是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又一部药学巨著,意义在于拾遗补正《本草纲目》。

清朝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公元1654-722年)爱新觉罗-玄烨,一六六一年即位,在位60年,去世时69岁,是中国历代皇帝在皇位上坐镇时间最久的皇帝。他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中有鲜为人知的冬虫夏草故事。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大将军。他战功赫赫,每觐见皇上,必带青藏高原产的冬虫夏草,献给祖母孝庄皇太后食用,身体明显好转,并享年九十高龄。深受皇上信任。

内部的纷争让垂涎西藏多时的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有了可趁之机。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准噶尔的军队杀进了西藏,拉藏汗被杀害。固始汗及其子孙控制西藏地方政权七十余年的局面宣告结束。拉藏汗所拥立的六世达赖益西嘉措也被准军囚禁了起来。从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军队进藏到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被清军驱逐出境,三年中西藏没有一位按法定程序挑选出来的正式的达赖喇嘛。

康熙年间,1704年,为编制全国地图,康熙皇帝派人探测青藏地区。不过,因交通险阻,气候恶劣,他们都无法进入江源深处实地探查,只能做出;
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的描述,把长江源头地区的布曲、尕尔曲、当曲或楚玛尔河等支流都当做长江源头。这一次,虽然没有真正确定长江的源头,但是,至少人们对源头区域已经有了较直观的了解。

1704年,康熙还派人对黄河源头进行访查。访查人员越过扎陵湖、鄂陵湖后,到达星宿海,留下了;
星宿海之源,小泉万亿,众山环之;
的文字记载,以及一幅星宿海地形图,再次肯定了元朝的结论,将星宿海作为黄河的源头。

1718年,第一本中国地图集《皇舆全图》由康熙组织人员绘制完成,其中分别为黄河、长江绘制了河源图、江源图。

1782年,黄河再次决堤,河南一带出现洪灾。乾隆皇帝继康熙之后,对黄河源头耿耿于怀,派出一名叫阿弥达的侍卫前往青海探寻黄河源头。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之后又西行300里,到了巴颜喀拉山北边,认为那是黄河的源头。应该说阿弥达已经走得很远了,牵挂黄河的康熙、乾隆,可以说是心怀忧患、目光远大了。

康熙35个儿子,25个女儿。乾隆21岁即位,当了60年皇帝,4年太上皇,皇帝中间他的时间最长,只有他的三儿子玄烨对这种病有终身免疫力,于是为健康计,皇位给了这位后来的千古一帝。

弘历帝(乾隆)

弘历在几个兄弟当中,不论在才华或政治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胤禛死时他年方25岁,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有一定的统治知识和几年参与军事机务的经验,所以极为顺利掌握了政权。

弘历天资聪慧,青年时代受到精心培养。从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年10月)弘历登极至做太上皇以后的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共63年多,基业稳定,政绩卓著,其前提条件是其寿命长,政策当。他个人对绘画、文玩、音乐、体育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在养心殿断气,才被人抬着离开了宝位,享年89岁。在他的一生中注重锻炼,反对进补,常自称为;
长寿老人;
,看来他一生都很健康,只是老死而已。

长寿菜之三:天然保健品-虫夏草

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名布木布泰,公元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
黄金家族;
成吉思汗的后裔。13岁那年,嫁给了后金国的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她被封为庄妃。顺治、康熙时,她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1688年1月27日病逝,享年75岁。后人称为孝庄皇后。













新疆冬虫夏草网 >

【篇3】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香包的历史渊源

2009-07-02 11:47:15

人类发明了针,又发明了丝、线、布,于是就有了刺绣。要说香包的历史,真是线一样长。中国古代把香包称作香囊、佩帏、容臭、香袋等,俗称香包。囊就是袋子,里边装上香料就称作香包。香囊造型甚多,有桃形、石榴形、鸡心形、腰子形、小老虎形等。香囊有丝线锦锻制的,也有极少数镂金的,还有透雕玉质的。虽然香囊的形制、佩挂方式及内填香料有所不同,但意义不外乎祛恶气、避邪秽。古代的香囊只是大同小异。

  古代喜庆之时以荷包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为男女恋爱定情信物,或为敬祀神佛以表虔诚,或作祈祥装饰,或以盛装宝物,都统称荷包。荷包种类很多,有葫芦形、钟形、心形、桃形、袋形、钱包形、方形等等。现在的荷包同远古荷包在称谓上一致,但实用性却因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很大。庆阳人把荷包与香包视作同一艺术品,当作节令喜庆装饰。

  《诗经·豳风·九戢》描写了三千年前北豳的自然景观:河泽中有鳟鱼和淡水鱼浮游,可供人们食用;
天鹅时而盘旋,时而扶摇直上,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我觏之于,衮衣绣裳”句中,衮衣是古代王侯穿的刺绣有卷龙图纹的衣裳。可见当时的北豳(庆阳),刺绣工艺昌盛,能工巧匠辈出。由此可推知,庆阳的蚕丝业当时已很发达。《诗经·豳风·七月》诗;
“蚕月桑条,取彼斫斧,以伐远杨,猗彼女桑”“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阳春三月,桑树枝条嫩叶随万物一起生长,拿起斧子砍伐新枝条,让它更新繁茂的新枝叶。将砍下来的枝条柔嫩的叶子捋下来喂蚕。然后将加工后的蚕丝做成线料,染上黑、黄、红各种鲜艳的颜色,给主人的子女们刺绣美丽的衣裳。从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北豳桑林丛丛,养蚕业非常兴盛。今日,庆阳民间香包刺绣只所以底蕴深厚,工艺精湛,非常普及,都是先祖农耕文化的传承。

  香囊的佩带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椒专佞以慢滔兮,铩又欲充夫佩帏。”佩帏即香囊。

  《礼记·内则》云:“男女未冠笄,衿缨皆佩容臭”。容臭就是香包。“怪得轻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唐代仕女,没有不佩带香囊的。骆宾王《咏美人在天津桥》诗云:“美女出东邻,容与在天津,动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美人走过去了,路也是香的。可见香囊必须是香的。

  明时,端午节佩带香囊之风,蔚为大观。李梦阳《汴中元夕》诗云:“玉馆朱城柳陌斜,宋京灯月散烟火,门外香车若流水,不知青鸟向谁家。”一辆辆香车从门外过去了,上面全是香气喷人的美女。由此可见当时开封仕女佩带香囊的风气之盛。

  由于荷包既实用又是装饰物,所以需用量很大。北京清时就有荷包巷,专卖各式香囊荷包、扇袋、眼镜袋、罗镜套、烟袋等,用缂丝或锦缎缝制,应有尽有。时转世移,时代变迁,人们的审美习俗也有了很大变化,如今香包和荷包在城市里已难寻踪影,人们在享用着高科技产品的信息化社会里生活,似乎已淡忘了这些丰富的民间艺术品,但在甘肃庆阳市却仍兴盛不衰。

【篇4】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荞麦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荞麦有4个种,甜荞F.esculentum Moench、苦荞F.tataricum(L.)Gaertn、翅荞F.emarginatum Mtissner和米荞Fagopyrum spp。甜荞和苦荞是两种主要的栽培种。已收集到地方品种3000余个,其中甜荞、苦荞各占一半。

荞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救荒作物之一。已知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己有2000多年。另外陕西咸阳马泉和甘肃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

但是唐以前,荞麦的种植似乎并不普遍,《齐民要术·杂说》中虽然关于荞麦的记载,但现在一般认为,“杂说”并非贾思勰所作,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有说《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附出的“瞿麦”即荞麦,但仅是一家之说。农书中关于荞麦最为确切的记载则首见于《四时纂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同时,荞麦在有关的诗文也累累提及。因此,一般认为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唐代随着荞麦种植的普及,荞麦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总结。《杂说》的篇幅不长,可唯独对于荞麦的记载却很详细。《杂说》首次记述了荞麦的耕作栽培技术,并特别强调适期收获。“凡荞麦。五月耕。经三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着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以)下黑子尽落矣。”这表明当时人们对于荞麦的成熟特性及其后熟作用,已有所认识。《四时纂要·六月》有“种荞麦”一条说:“立秋在六月,即秋前十日种,立秋在七月,即秋后十日种。定秋之迟疾,宜细详之。”宋代有关荞麦栽培技术的记载不多,但宋人对于荞麦的生理生态方面,却有不少的认识,北宋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提到了荞麦与气候和物候的关系,“中秋阴暗,天下如一。荞麦得月而秀。中秋无月,则荞麦不实”。朱弁在《曲洧旧闻》中对于形态和生态有详细描述,其曰:“荞麦,叶黄、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元代对于荞麦栽培技术又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在播种量和播种方法方面提出“宜稠密撒种,则结实多,稀则结实少”。二是针对荞麦的易落粒的特性,在收获方法做了改进,采用了推镰收割,王祯《农书》说:“恐其子粒焦落,乃用推镰获之。”《农器图谱》中还详细地介绍了推镰的构造和功用,可以看出推镰是最早的一种收割机,而荞麦则是最早使用机械收割的作物。

荞麦的栽培比较简单。因为它的全生育期极短。可以在主作收获后,补种一熟荞麦,既增加复种指数,又便于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比较普遍。《天工开物》说“凡荞麦南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后种”。《农圃便览》也说收稷后“将地种养麦”。《马首农言》亦说“荞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明代《养余月令》、清代《救荒简易书》等都指出荞麦可与苜蓿混种,至“刈荞时,苜蓿生根,明年自生。”《农桑经》主张“田多者,年年与菜子夹种”。荞麦作为一种传统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但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世界性荞麦多指甜荞,苦荞在国外视为野生植物,也有作饲料用的,只有中国有栽培和食用习惯。全球荞麦种植面积700~800万公顷,总产量500~60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中国、波兰、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前苏联为世界荞麦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300~400万公顷,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近一半,平均每公顷产量约615kg,总产量约200余万吨。中国的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种植面积曾达到220万公顷,总产量为90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05kg,但由于受荞麦自身生物学特性和农民长期栽培习俗的影响,中国荞麦过去主要作为救灾补种、高寒作物对待,耕作粗放,产量低,产销脱节,商品率很低,加之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高产作物的推广,因而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据1986年不完全统计,全国20个省区荞麦种植面积为72.2万公顷,总产51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05公斤。其中苦荞约17.6万公顷,总产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249.5公斤;
甜荞54.6万公顷,总产2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1公斤。

凉山州为四川省荞麦的集中产区之一,作为凉山州高二半山以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万公顷,其中苦荞4.8万公顷,总产11万吨,产量约占全国的1/2。全州有适于荞麦种植的耕地7万公顷。具有开发荞麦制品的巨大潜力,作为原料基地,每年可向加工企业提供上千万公斤的商品荞麦。

荞麦经过烘烤或者碾压之后会被做成荞麦粥。荞麦学名为Fogypyrum esculentum,它跟小麦没有任何关系,更像是大黄家族中的一员,与掌叶大黄也是近亲。尽管人们通常都将荞麦视为谷物,且也将其当做谷物来用,但荞麦并非如其他谷物一样是草状植物。荞麦的形状是三角形的,棱角尖锐且突出,黑棕色的坚硬外壳包裹着里面的麦粒。它的词源是从boek-weit的变形中得来的,后者是荷兰语,意思是山毛榉小麦,因为人们觉得荞麦像“三角形的山毛榉小麦”。

  世界上寒冷地区的居民对荞麦更为熟悉,因为在这些地方可供种植的粮食并不多。荞麦的起源地是西伯利亚,经由韩国传入日本。数个世纪以来,荞麦一直都是日本北部山区居民的主要食物,因为在那些地区无法种植稻米。日本的荞麦面就是用荞麦面粉制成的,日本也是第一个制作荞麦面的国家,早在17世纪便已开始制作。在中世纪,荞麦经由俄罗斯进入东欧,是由十字军战士带到欧洲去的,但十字军战士也是在他们前往东部的路途上才得知这种植物的。到了十五世纪,荞麦开始出现在德国的市面上,随后意大利和法国也渐渐出现其身影。那时荞麦被称为“撒拉逊人的粮食”(法国称“sarrasin”,意大利称“saraceno”),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荞麦与东方的联系。

  在法国和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由于荞麦具有很强的耐寒性,故荞麦是那些地区的主要作物。在意大利的瓦尔泰利纳,荞麦面粉被做成一种叫做pizzocheri的特色点心,而且当地的人们在做玉米粥的时候也会加入荞麦面粉。同样地,在法国的上萨瓦省,一种被称为crozets的点心被特殊的刀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特色食品。

  大西洋沿岸的法国布列塔尼市,一种采用荞麦面粉做成的巨大的法式薄饼,据说是效仿俄罗斯的小薄饼而制成的,且是由到访过俄罗斯的水手们带回布列塔尼的。在美国开拓期间,用酵母发酵过的荞麦面粉做成的薄饼是当时最常见的食物。

  如今,最大的荞麦生产国是俄罗斯和波兰。荷兰殖民者将荞麦带到北美,且栽种在哈得孙河沿岸,这也是第一批得到推广栽种的粮食之一。荞麦主要种植在美国北部,如纽约。荞麦面粉是黑色的,稍带紫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荞麦面粉在法国也被称为ble noir(意思是“黑麦”)。

  由于荞麦天生就是不含麸质的,所以很适合对麸质过敏的人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用它制作出来的蜜汁浓黑但风味强烈。荞麦可以添加到面包制作当中去,但由于其不含麸质,故必须要与小麦粉混合使用。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标准,荞麦天然具备的氨基酸组成均优于其他任何一种谷物,包括燕麦。得益于所含的氨基酸和赖氨酸,荞麦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

荞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很久远。早年的古文献中,如《神农书》,《齐民要术·杂说篇》,虽有记载,但可能为后人所伪托。较晚的文献如《备急千金要方》、自居易诗,那是确实可据的,从而可以证明我国在7世纪时,已有荞麦栽培。到了宋代,那就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明、清,自东北至西南,全国无处不有。  荞麦自古受人重视,主要是由于它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能春播、夏播,秋播,也能冬播。在稻麦收获以后,天旱失收,甚至在秋粮收后,都可插种一熟。也可以同苜蓿,油菜混播。这对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和防灾济荒,都具有很大作用。其次,在用途上,荞麦子粒可作米、面供食用外,叶可含,稿秆可作药,还可充作饲料。关于荞麦的栽培技术,如密植,施肥、收获,以及荞麦畏霜,陈种子不宜种等生物学特性,古人也都有记载。
  《神农书·八谷长生篇》(原书久佚,撰人不详) 荞麦生于杏。出于农石之山谷中。生二十五日秀。五十日熟。凡七十五日成。
  南北朝后魏·贾思勰(6世纪30年代或稍后)撰《齐民要术·杂说》 凡荞麦。五月耕。经三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着子。下两重于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以)下黑子尽落矣。
  南北朝梁·顾野王(543)揖《玉篇》(北宋·陈彭年等重修(1013) 荞,居妖切。大戟也。音桥。麦也。
  唐·孙思邈(652)撰《备急干全要方》 荞麦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动大热风。其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黄帝云,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之,不过八九顿,作热风,令人眉须落,又还生仍稀少。泾邡以北,多患此疾。
  五代晋·刘煦等(10世纪中)撰《旧唐书.吐蕃列传》,其地气候大寒,不生杭稻。有青 麦, 豆,小麦,荞麦。
  北宋·唐慎徽(11世纪后期)撰《政和政类本草》,金•张存惠重修(1204)《政和政类本草》 荞麦味甘平寒无毒。实肠胃,益气力,久食动风,令人头眩,和猪肉食之患热风,脱人眉须,虽动诸病,犹挫丹石,能炼五脏滓秽。续精神,作饭与丹石人食之良。其饭法可蒸使气馏。于烈日中暴令口开。使舂取人作饭。叶作茹食之下气,利耳目,多食即微泄。烧其穗作灰,淋洗六畜疮并驴马躁蹄。
  宋·朱弁(12世纪30年代或稍后)撰《曲洧旧闻》 荞麦,叶青、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
  宋·陈元舰(13世纪上)撰《岁时广记》占荞麦 琐碎录、中秋无月:则兔不孕,蚌不胎,荞麦不实。盖缘兔蚌望月而孕始,乔麦得月而实。
  南宋·赵希鹤(13世纪)撰《调燮类编·粒食》 荞麦过春月不宜食,能发风动气。荞麦多食动风头眩,和猪肉食脱暗发。
  元·王桢(1313)撰《王祯农书·谷谱二》 荞麦赤茎乌粒,种之则易为工力,收之则不妨农时,晚熟故也。农桑辑要云,凡荞麦五月耕地,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待霜降收刈。恐其子粒焦落,乃用推镰获之。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尚,供为常食。然中土南方农家亦种,但晚收磨食,溲作饼饵,以扑面食,饱而有力,实农家居冬之日馔也。
  明·朱橚(1406)撰《救荒本萆》 米谷部、荞麦苗,处处种之,苗高二三尺许,就地科叉生,其茎红色,叶似杏叶而软微艄。

明·陆容(1494)撰《菽园杂记》 荞麦之荞,胡书无之,本草有之。盖宋人所增耳。通藏中有药石尔雅一卷,乃唐元和间。梅彪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荞、豆、麦为五芽,则此字之来亦久矣。
  明·邝璠(1302或稍后)撰《便名圈纂·种荞麦》 立秋前后漫撒种,即以灰粪盖之。稠密则结实多,稀则结实少。若种迟,恐花经霜不结。
  明·陈嘉谟(1565)撰《本萆蒙荃》 荞麦米,味甘。气平寒无毒,一名乌麦,秋种冬收,曝烈日预令口开。舂熟米堪蒸饭食,亦可磨面,任意充餐。
  明·李时珍(1576)撰《本萆纲目》 荞麦(宋嘉佑年间见之),也叫荍麦(音翘)、乌麦,花荞(吴瑞语)。荞麦之茎弱而翅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故曰芥曰荍,而与麦同名也,俗亦呼为甜荞,以别苦荞。
  明·王圻(16世纪下)撰《三才图会》 麦有大麦、小麦、荞麦,……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然不宜多食。多食动风气,令人昏眩。
  明·何乔远(16世纪末或稍后)撰《闽书·南产》 麦……有荞麦,杆红花白,实三棱而黑,秋花冬实。
  明·王象晋(1621)撰《群芳谱谷谱》 莽麦,一名荍麦,一名乌麦、一名花荞。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故曰养而与麦同名,又名甜荞,以别苦荞也。南北皆有之,立秋前后下种,密种则实多,稀则少。八九月熟。最畏霜。数年来又宜早种,迟则少收。苗高一二尺,茎空而赤,叶绿如乌柏树叶。
  明·宋应星(1637)撰《天工开物》
  乃粒第一卷
  麦 凡麦有数种,小麦曰来,麦之长也。大麦曰牟。杂麦曰雀、曰荞。皆以播种同时,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麦名也。……荞麦实非麦类,然以其为粉疗饥,传名为麦。则麦之而已,……荞麦则秋半下种,不两月而即收。其苗遇霜即杀,邀天降霜迟迟,则有收矣。
  麦工 凡荞麦南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后种,其性稍吸肥腴,能使地瘦。然记其获入,业偿半谷有余,勤农之家,何妨再粪也。
  粹精第四卷
  攻麦 凡大麦则就舂去膜,炊饭而食,为粉者,十无一焉。荞麦则微加舂杵去衣,然后或舂或磨以成粉,而后食之,盖此类之视小麦精粗贵贱,大径庭也。
  明·戴羲(1640)撰《养余月令》
  四月上艺种 苜蓿,是月取子和荞麦种之,刈荞时,苜蓿生根。
  四月下收采 又宜采藤花、黄豆芽,蜀葵叶。荞麦初出嫩叶,俱可茹食。
  七月艺种 荞麦,宜立秋前后稠密撒种,则结实多,稀则少。
  八月测候 中秋无月,蚌无胎,荞麦不实。有月,多兔少鱼。
  清·刘若全(约1664)撰《本草述》
  荞麦 气味甘干寒无毒。……愚按荞之始终,皆得金气之全者也,故谓其降气,第兹味金合于火,以得生化。故其叶绿而茎赤,且最畏霜,其不禁霜者,金之化原在火也,是其降气宽肠,炼五脏滓秽,而有剩功者此耳。凡物之生,莫不资于风木之气,然以始终于金者而生化乃得 。固借金中有火以为斡旋也。
  清·陈眉公(?约17世纪后期)编《致富奇书广集》 荞麦,古作荍。立秋前后撒种。密则多收,稀则少收,宜于水早之年。按荞麦在田中,水高则麦高,大早亦不枯。凡遇大早,秧田枯死,急拔去枯秧而种之,后种而先熟,菉豆亦然,但不畏旱,而畏水耳。
  清·蒲松龄(1705)撰《农蚕经》 农经.六月荍麦:荍麦价贱而荒田,非不得已勿多种之。种陈,则出见而死,慎勿误用。其入怀而粘襟不襟者新也。又籴外种,恐非土宜。田多者,年年与菜子夹种,严查地边,以防作蹋,荍去而菜生。二月上粪,锄二遍。荍地耕而种之,则耐旱,不然亦耙一遍。
  清·黄叔璥(1722)撰《台海使槎录》 荞麦种植亦少。婴儿有疾,每用面少许,滚汤冲服立瘥,谓能解饥祛热。间有为饭者,土壤肥沃,不粪种,粪则穗重而伏。种植后,所其自生,不事耘锄,惟享坐获。每亩数倍内地。近年台邑地亩,水冲沙压,土脉渐薄。亦间用粪培养。澹水以南,悉为潮州客庄。治埤蓄泄,灌溉耕褥,颇尽力作。
  清·丁宜曾(1755)撰《农圃便览》
  夏 苜蓿能冼脾胃诸恶热毒。开花时,刈取喂马易肥,夏日取子。和荞麦种之,刈荞麦时,苜蓿生根。
  六月 陈蜀秣,荞麦.虽极干,六月内必晒,若至中伏必蛀。
  中伏 种豆已晚,多不收。得雨速种荞麦,荞麦地耕两遍,止锄一遍亦可。
  秋七月 种荞麦在立秋前,每中亩用种二升。密则实多,稀则实少。种迟则收微。如霜早。割取晒干为菜,或饲牛。
  稷八九分熟便刈,少迟遇风即落,将地种荞麦。
  寒露 刈荞麦。其秸烧灰,淋汁,洗六畜疮,甚效。或熬干取碱,蚀恶肉,去靥痣最良。养麦秸铺床,止臭虫。
  清·张宗法(1760)撰《三农记》
  荞,图经云,叶绿三尖。茎赤梗空。四棱生节。枝生左右,开小红花,四瓣,黄蕊,蔂萝繁密,结实垂悬。稞三棱,嫩青老黑,亦有苍色者。苗之妙异于众禾。在半长苗,半开花,半结于,半收实,至老不衰,失时而获。则孙为祖,祖将生孙,一名荍。方土记名乌麦,一名花麦其形弱而翘易,故曰荞。曰荞者,苗长而花实盛也,磨面如麦,故入麦品也。
  植艺,伏中耕耜土极热,秋后以灰粪和种之,八九月收。春种者六七月收。难据其种之时。惟凭其种之方,沮平之处,食之多令人病。至于西北极寒之方,以荞食为天味极美。可面可糕,可羹可粉。南人以实蒸熟开口,又晒干捣米食。
  本性,荞味甘气寒,实肠益气,苗味酸寒。禁人以湿秸卧病,沥灰汁,入染色,退油腻。炼丝帛,能制半夏麻芋毒。
  清·吴大勋(18世纪)辑《滇寓闻见录》 玻今俗作荞,旱地荒地遍植萌,不论时候,红梗绿叶白花,甚可观。民间多食莜,磨面制成饼,呼为叭叭,想即饽悼也。远行力役之人,俱携此为行粮,食时,山沟内取凉水饮之,边氓之苦如此。哑有甘苦两种。苦者可食,甘草不可禽.性寐与稗同,有菠稗烧酒,多饮成手战之病。玻只布种,任其自生自长,不复移种。稗则布种分苗,与禾稻同。滇省西北土寒,宜于此种也。
  清·西清(1810)撰《黑龙3‘r9>记》 荞麦,出黑龙江城者尤佳,面宜煎饼,宜河漏,甘滑洁白,他处所无,河漏挂面类,俗称合络。河漏二宇见本苹纲目。
  清·插秀沅(约19世纪前后或稍后)撰《农官著实》或(光绪五年)《三原县志》
  三月 菜子收黄色,莫待干了才收。拉回来者,先上菥,脐上几天,然后再辗。碾完讨候,挑菜秆子,教伙计都将鞋脱了。不然,伤菜子。就是秋天碾荞麦,亦如是。惟此两种田禾,总要脱鞋为妥。
  四月 麦后褐地种谷。自是一定之理。俟有雨后,先特种荞麦之地,用耱收墒。如不收墒,万一天早无雨。则种的时候,来不及矣。且来收墒之地,总要雨大墒饱,然后种得。或者下而中止,墒仅一耧半锄,又何种得。不知养麦出黄墒,我叮咛先收墒者,此也。
  十月 冬天喂牛,和合草最好,兼之省料。所谓和合草者。荞麦秆子,谷草秆子,豆衣于,井夏天晒下的干苜蓿。俱用铡子锄碎,搅在一处。晚间添的喂牛,岂不省事。
  清·祁寓藻(1836)揖《马首农宫》(马首邑即今山西省寿阳县) 养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有先耕后以楼种者,耕宜深二寸,耧深止一寸。种毕耙之。有和粪点者,耕止寸余探。点法有二,点于犁沟者。耕微浅,点在棱背者,耕微深,有将子乱洒地面后,以犁耕乙以耙复其种者。三法皆忌大雨。大雨则谓之涸伤(大雨淤泥,地皮生甲,苗不得出)。俗有荞麦不涸伤,就拿布袋装之语。至乱洒者,虽易结子,熟时难挽。不如点播二法为善。
  清·刘宝楠(1840)揖《释谷》 荞麦、玻麦、乌麦,别三名。《玉篇入荞,麦也。《新唐书.吐蕃列传o,其粒有养窘-《坟政全书入养旁.一柞苗夯. 又作乌夯.塞唐书富告卞手用本草》也。
  清·包世巨(1846)揖《齐民四术》
  辨谷 其籼稻既获,可种养麦。
  荞麦,紫茎弱而歧生,枝枝结实,花细白实黑。甲三枝,以磨面如麦故名。收成不盛,为间谷,不当正鹅,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好雨亦不甚畏早,最忌霜,一霜而枯,再霜而落。霜重则茎萎矣。面色稍缁,昧与麦等。稍腻滑。消炼肠胃沉滞。岁必须食数次,其常禽者,和猪羊肉热禽。令人发热风,落须发,又忌黄鱼。有黄病人不可禽。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更令懂鼍出汗,虽数十年者I皆盛。又腹中时时微痛,日夜泻稚四五次者,久之极伤人。专以荞麦作食,饱食二三日即愈。神效。其秸作蘑。可辟臭虫螟蚣。烧烟熏之亦效。其壳和黑豆皮、菊花装枕,明目。其春社前后种者名苦养,味苦,劣,弊充荒备。古名萌,名乌麦,名花麦,皆谓养麦。
  作力 芥麦入秋种早获田内。六十日而成。于下层黑。上层自有汁。即宜刈。黑。迟则落。及霜则萎。
  清·彭邦鼎(1849)撰《间处光阴》 莽麦花白,故唐宋诗皆曰花如雪。平凉以西,荞麦花作水红色,弥山漫野,望之如秋海棠。
  清·翼诚(1852)撰《耕心农话》 荞麦一名乌麦,高田阱三次,立秋前后种,茎弱而赤,花繁琐小,实有三棱,老则黑如地色。耕三遍则三重著子。八、九月收,连根拔之。
  性怪霜。下两重子黑,上一重于白,即当拔。但对稍相搭铺之。其白者日渐变黑。若待上层总黑,则下层子尽落矣。烈日晒开口,春取唐面,秆灰调大麦粥,柔滑而腻。淋汁洗牛马疮窟,亦入外科药。
  清·邹汉勋(19世纪中期)捅《甫高平物产记·谷类》 葬交一名蔽麦。立秋肯种之。苗高一二尺。赤茎,叶如乌臼本。花白繁密,实而羊蹄。有三梭,黑色。按荞麦不见古书。宋嘉枯本草始载之。方以智谓即尔雅之即。蚍虾注名荆葵者,盖古今名异耳。
  清·郭云升(1896)揖《救荒简晶书》
  救荒月令
  大子养麦六月种AA藕。王象晋群芳谱曰,养麦一名驳麦,一名乌麦,一名花荞,一名甜养。茎弱而翘然,曷长易收,唐面如麦,故曰养,而与麦同名,又名甜莽,以别苦莽也。南北皆有之.立秋前后下种,密种则实多,稀种则实少。王桢农书曰,莽麦立秋前后种,密植则实多。稀种则实少。齐民耍术曰,种芥麦,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也。曲洧旧闻曰,麦备四时之气,荞麦叶青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云闻洛阳县老农El,立秋后闻雷声,则百日无霜,荞麦可广种也。
  小子养衷六月种九月韧鹅。小于养麦,一名京子荞麦,一名快莽麦,六月种之,比于大子养麦,其熟更早也。
  六十日快养衰七月种九月初痛。六十日快芥麦七月种,他谷已晚,快养麦熟期,犹绰绰然有余也。
  秋葬麦七月种九月熟.秋荞麦七月种。据农政全书投时篇而种之也。农政全书授时篱,七月种养麦。‘五十日快养麦七月种八月热.五十日快芥麦七月种,他谷已晚,此快芥麦熟泅,更绰绰
  然有余也。五十日熟快养麦,七月中旬犹可种。
  四十日快养麦七月种八A热.四十日快莽七月种,他谷已晚。此快养麦熟期,更绰绰然
  有余也。四十日熟快荞麦,七月下旬犹可种。
  四十日快养麦七八月种九£热.四十日快芥麦,八月上句种犹可收也,再缓则无及矣。
  救荒种植
  六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初皆可种绰绰有余。
  五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半皆可种期绰绰有余。
  四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底皆可种期绰绰有余。
  六十日快莽麦晚禾也,迟至七月初种,熟期
  民国·高润生(1915)撰《尔雅谷名考》 荞麦,载于齐民要术及谷谱,本草各书。程氏九谷考不载者,则以说文养宇,故不欲自乱其例也。至此谷宜于农食之处。据《王桢农书》云,芥麦紫茎乌粒,种之则茹为工力,收之则不妨农时,晚熟故也。北方山后诸郡多种之。治去皮壳,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滑,滑细如粉,风俗所尚,供为常食。今按荞麦实北方农家常食之晶,作河漏法,系以水和面为团,用木机榨压面成。其术机则牝牡各一。联以活轴,可随手起落,外施以床,厝时置机釜上,实面团于牝机之内。其牝机之底,用嵌以铁片,密凿细孔,面入牝机内,乃下牡机压之,则面随孔出,作细条落釜水中。煮熟食之,甚滑美也。其木机俗呼河漏床。
  民国·李遣九(1921)编《山西农家僵富浅解》 农家对于耕种的经验,有钱不种花儿田。普通养麦开花,怕刮西北风,又怕雨水过多,所以有这俚言。大概说来,庄稼开花钓时候,都怕凤丽不过比较起来,荞麦怕的厉害些。
  民国·徐珂(1924)撰《可盲》 清彭兆荪小谟脑馆诗集有莜麦饭诗并序云。莜麦,形似小麦而弱。播之寒土则易熟。莜读如油,宁武人和作佴,以为常膳。考抽麦不见诸书。莜乃田器,郡志即以此字当之,未详所据。珂按莜麦宜作荞麦。芥,广髑,巨娇切。韶会,渠娇切,井音乔。本草,荞麦茎弱面翘,然易长易收,唐面如麦。珂又按莽麦为一年生草,江浙有之,北方尤多。茎赤高一,二尺,叶为三角形,有长柄互生,花小而白,列为圆锥花序,实有三棱,老则黑。
  民国·丁颖(1929)著《谷怕名实考》 荞麦,别名菠麦,乌麦,花荞、花麦、甜养,苦养。我国荞麦有苦甜二种。甜养原产于我国北偏,于南北朝以前,已开始栽培,至唐宋而中州栽培极盛,井及于南方。苦荞原产于我国西北偏,元朝以来,西南方始多植之者.
  南宋·陆游(1125一12lO)
  荞麦初热,刈者满野,喜而确·作。
  城甫城北如铺雪,厄头家家种养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胡麻压油油更香,袖新饼美争先尝.
  猎归炽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 [行歌忘恶岁,小妇红妆穗譬稽。
  治书宽大与天通,逐熟淮南几误计。
  农 舍
  三农虽隙亦恕忙,稿事何曾一夕忘。
  戳晒胡麻愁展商,未收养麦却新霜。
  农 家
  南亩勤苗获(茁,音资,初耕的田地),酉成仅盖藏。
  种荞乘霁日,吹荻待傲霜。
  鞘碓新春日,山厨野蔌香。
  何须北窗卧,始得傲截皇。

荞麦最早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种植经验也很丰富。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另外陕西咸阳马泉和甘肃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

关于荞麦起源于中国的说法,除了有实物为证外,在古代的很多书籍也都有记载。如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荞麦是当时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唐代《食疗本草》和宋代《嘉祜本草》等著作中,对荞麦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和食疗作用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很早的时候就有青藏高原是荞麦故乡的说法,这是因为中国东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区广泛分布着野生荞麦。青藏高原地区的人们发现了野生荞麦这种植物,并且发现了这种植物还能食用,于是人们就开始尝试着对它进行人工栽培。在栽培荞麦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地总结了荞麦的种植经验并广为流传:首先由中国传至蒙古和俄国,而后传至欧洲。

通过对古物的挖掘得知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种植了荞麦,但是真正开始大范围普及种植的时间是在唐朝。这个说法的证据有两个,首先《齐民要术.杂说》中有关于荞麦的记载,其中《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提出的“瞿麦”即荞麦,一般认为,《齐民要术.杂说》并非贾思勰所作,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所以说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农书中关于荞麦最为确切的记载则首见于《四时纂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这两部书都是唐代出版的。同时荞麦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诗文也累累提及。因此,一般认为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荞麦历史两三事

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天大旱,连续几月滴雨未下,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眼看到了秋收季节了,百姓还在祈雨,龙王爷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跑到玉帝那里去说了些好话。玉帝听说人间这样遭难,很觉的有些失职,赶紧安排下场透雨。龙王向玉帝禀报说,现在下雨也无及于事了,天气渐凉了,已经没有什么作物可以开花结籽了。玉帝究竟是神仙,有非凡的智慧,慢慢睁开眼说,这样吧,边说边用手在他脖子上搓了几下,这里有些种子,深秋下霜时就有收获了。说着把手里的泥撒向人间,落在坡的阴面后来长出来就是苦荞,因为是玉帝脖子上的泥变的,所以苦荞籽的颜色至今还是那么油光发亮。直到现在每遇旱年,什么作物都不能种了,就种荞麦,只有它在下霜时还有收获,穷人喜欢它。

历史传说

  相传在古晋朝时,国君育有九子,分域而治。有年,瘟疫流传甚广,病者四肢乏力,高烧不止,吃药也无济于事。短短十日,死伤无数。顿时,军民人人自危。且说八太子殊,治国有方,素有贤名。目睹百姓食不果腹、病魔缠身,心如刀割。每日必焚香求神佑民。殊遂上书为民请命避祸,随后携民众三千,入雁门地带。每有民众生病,殊总问病在侧,重泪相伴。食粮将罄,瘟风正盛,殊与民采野果、野菜度日。这天,掌管天庭司药的神农氏采药归,化作乞儿,混在民众中,欲掌控病情,解民倒悬。殊待如宾。神农感其诚恳悯农,将疫情上奏玉帝,久无帝讯。而瘟风日盛。神农情急,遂冒死盗来玉帝雁门苦荞仙麦,撒向雁门大地。翌日,遍野雁门苦荞麦。殊率民众采收麦粒。军民不忌其苦,唯求果腹不饥。数日,瘟疾不治而愈,百姓得以安康。

历史故事

追溯雁门苦荞的历史,早在宋朝就已有了“救皇粮”的故事。

  众所周知,杨家将为中国历代所推崇,有着清正高尚的民族气节。一次,宋太宗及杨家将被辽军围于雁门关,几近断粮。太宗饥饿难忍,全身无力。士兵也大多体力消耗殆尽,伤病满营,但缺医少药而无法救治,战斗力大减。此时,百姓拿出当地名产雁门苦荞支援将士。饥饿多日的宋军,终于吃了顿饱饭,太宗更是赞叹苦荞的香醇美味。连食数日后,太宗体力充盈,将士们的病况更是不治自愈,军队战斗力得到恢复。

  众人无不称奇,但不知奥妙何在,认为这是上天在保佑大宋,就将雁门苦荞称为“救皇粮”。细心的杨家将询问当地百姓,才知道当地百姓有人感觉身体不爽时,很少有人吃药,而是连吃几顿雁门苦荞饭,病即自愈。

  后经几番苦战,杨家将终于突破包围,击退辽军。得胜回朝后,太宗仍念念不忘此事,御书“中国第一荞”赠送当地百姓,表达对雁门苦荞救皇有功的感激之意,并下令当地官员将雁门苦荞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正因为雁门苦荞的特殊疗效和神奇色彩,它在雁门当地才有“土四环素”的称谓。

我国种植苦荞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

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可以零星发现关于荞麦的记载。而1975年,考古学家在咸阳市杨家湾考古发掘四号汉墓中,意外地发现有随葬的荞麦籽粒,这表明汉代时期的关中地区已经开始种植荞麦。“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归家。”这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荞麦产区的歌谣,生动地描绘了荞麦的特性。

凉山是苦荞麦的起源地之一,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苦荞麦主产区,被誉为“苦荞麦之乡”。彝族同胞长期以苦荞麦为主食,身体健壮,肌肤红润,很少有人患高血压病。

苦荞麦在山西又被民间百姓称为“土四环素”,有个小病小灾的,不用求医生,吃点苦荞麦就行。

荞麦的悠久历史及营养价值的详细描述:

荞麦的悠久历史及营养价值 荞麦面条 历史悠久 荞麦在我国种植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荞麦是当时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记载。除我国外,日本、乌克兰、法国、加拿大、美国、波兰等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也喜欢食用荞麦。尤其是日本,自从荞麦从唐朝由我国传入后,荞麦食品便风行日本诸岛,光吃法就达到100多种。至今日本国仍然把荞麦食品列为保健食品。荞麦也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法国、加拿大和美国也是重要生产国。

营养价值 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

荞麦营养丰富,据分析:其籽粒含蛋白质7.94%~17.15%、脂肪2.00%~3.||%、淀粉67.||%~79.15%、纤维素1.04%~1.33%。日本学者研究报导:荞麦的营养效价指标为80~||(小麦为70,大米为50)。

糌粑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对我国主要粮食的营养成分分析,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小麦、高粱、玉米面粉及糌粑。荞麦面粉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豆类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相似。脂肪含量也高于大米、小麦面粉和糌粑。荞麦脂肪含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多,占脂肪酸总量的75%,还含有棕榈酸19%、亚麻酸4.8%等。此外,还含有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荞麦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硼、碘、镍、钴等及多种维生素:Vb、Vb2、Vc、Ve、VPP、VP,其中VP(芦丁)、叶绿素是其它谷类作物所不含有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的优质化和多样化,荞麦将作为健康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荞麦食味清香,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荞麦食品是直接利用荞米和荞麦面粉加工的。荞米常用来做荞米饭、荞米粥和荞麦片。荞麦粉与其它面粉一样,可制成面条、烙饼、面包、糕点、荞酥、凉粉、血粑和灌肠等民间风味食品。日本人很喜欢吃荞麦面条,全国约有五千余家荞面馆。荞麦还可酿酒,酒色清澈,久饮益于强身健体。

饲用价值 荞麦籽粒、皮壳、秸秆和青贮都可喂养畜禽,而广泛用作牲畜饲料的是碎粒、米糠和皮壳。荞麦碎粒是珍贵饲料,富含脂肪、蛋白质、铁、磷、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为玉米的70%。有资料报导,用荞麦粒喂家禽可提高产蛋率,也能加快雏鸡的生长速度;
喂奶牛可提高奶的品质;
喂猪能增加固态脂肪,提高肉的品质。

降糖作用 首先是荞麦淀粉中直链淀粉比例较高,可影响水分子进入,延迟糊化与消化速度,从而抑制了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

我国著名营养专家、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杜寿玢近日指出,荞麦在粮食作物中可说是“全能冠军”。研究表明,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和抗氧化的功能。

  其次,荞麦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小麦,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2%,油酸占47.1%,亚油酸占36.1%(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是黄酮类物质,包括槲皮素、芦丁等(芦丁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加强脆弱的微细血管的功能,还能促进||素分泌;槲皮素是从多方面保护人体的抗氧化剂)。

  第四是新近发现荞麦中含有荞麦糖醇,能调节||素活性,具有降糖作用。

副产品的利用   荞麦营养丰富,不仅能给人粮、给畜草、给禽料、给蜜源,还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荞麦皮历来是做枕 荞麦皮枕头 心的好材料,长期使用荞麦皮枕头有清热明目作用。近代研究表明:荞麦皮的灰分中碳酸钾含量约占4.6%,苦荞皮的芦丁含量高达30%,现在荞麦皮出口价格高于荞麦,估计多用于医药及工业上的开发研究,所以荞麦深加工的综合利用工程大有可为。我国近年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在食品、酿造、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开发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出口比原粮出口增值数倍至数十倍。

  荞麦由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世界性的新兴作物。它是小宗作物,但却能弥补大宗作物优势的不足和不具有的成分:它能种植在大宗作物不能种植的生育期短、冷凉地域和瘠薄土壤,它不仅含有大宗作物含有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大宗作物不含的而且是人体所必须成分。荞麦全身是宝,幼枝嫩叶、茎叶花果、根和秸秆、外壳米面无一废物。从自然资源的利用到养地增产,从农业到养殖业,从食品工业到轻化工生产,从食品(食药同源)到保健防病,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特别是在阿坝州日益兴起的旅游事业中,都有不可低估的市场前景,在特色农业中,荞麦更将显示特有的经济价值。因此,大力发展荞麦生产,变荞麦的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实现增产增收,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防御疾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高半山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5】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海蛎饼做法及历史渊源

美食用料

海蛎饼用料讲究,将浸泡后的大米、黄豆磨成浆,主料是一定要用海蛎的。将稀稠得当的米浆,舀到特制的长铁篦上,在其中放用猪瘦肉、芹菜等调好的馅,外加一只牡蛎,再浇些米浆,把它盖满封密,然后放入油锅中炸,直到两面焦黄,即可捞起。

因为加了海蛎,所以出锅的蛎饼鲜香扑鼻、外酥内嫩、油而不腻。还有一种贫民蛎饼,用料简单,没有海蛎,用的是虾米、韭菜、萝卜丝、菜干,小时候外婆就做过,我喜欢吃萝卜丝和菜干的。有海蛎和没有海蛎的蛎饼,一眼就看得出来,有海蛎的要更丰腴、更大一些,当然价格上也会毫不客气地贵出一倍。

美食制法

美食制作方法一

制作蛎饼,用黄豆三斤、大米七斤、盐二两的比例为皮,

  

蛎饼

以牡蛎、瘦肉为馅精制而成。先将大米,黄豆在清水中浸约二三小时,然后沥干,加水磨成浆,调入精盐,用木棍搅拌。把大锅放在中火上,下花生油,烧至六成熟时,在凹铁勺里放入米桨,再放上海蛎、猪瘦肉、芹菜调成馅,再盖上米浆,放入油锅炸。至面呈金黄色时,捞起把油沥干。

将猪肉切成6--7厘米长的粗丝,装碗内,用盐、料酒码味,水豆粉拌匀。木耳洗净切丝,玉兰片切丝,开水氽一遍。取一个碗,放酱油、白糖、醋、味精、清汤、水豆粉、兑成鱼香汁。锅内油烧至五成熟,下肉丝超散,放泡辣椒炒出红色,下姜、葱、蒜,炒出香味,再放木耳丝、玉兰片丝炒匀,烹入鱼香汁,快速翻炒几下,起锅装盘即成。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肉丝要切的均匀,码味要准,兑鱼香汁要按比例,要严格掌握投料先后,动作要快,才能保证成菜质量。此菜原料除猪肉外,还有很多蔬菜和肉类均适合做成各种鱼香菜肴,如鱼香茄花、鱼香油菜、鱼香鸭方、鱼香大虾、鱼香碎米鸡等,其味道都很鲜。

美食制作方法二

制浆:将大米、黄豆分别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沥干,掺少量水,磨成浓

  

蛎饼

浆,盛小盆内,加盐,用木棍搅拌起劲。

制馅:把猪瘦肉洗净,切块后绞碎,加葱粒和酱油拌成馅料,分成数份。拣去海贝肉中的碎壳,洗净后拥干水,均放在每份猪肉馅料上。

烹制:锅内放花生油,放进两把长柄凹铁勺,用中火烧至油六成热时,取出一把铁勺舀入一汤匙米浆,放一份馅料,再盖上一汤匙米浆,放入油锅中炸;
再取另一把铁勺与上述同样操作,两把勺轮换炸饼。炸时经常用勺翻动,使饼两面呈金黄色,捞出即成。

成品:馅鲜润,皮酥香。

成品为圆形,壳酥香,馅味荤鲜美,可单独食用,也可作下粥小菜。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点之一,风行数百年不衰。

美食制作方法三

“蛎饼”中的海蛎饼,扁圆形,色黄、壳酥香,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点之一,风行数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馅鲜美,色金黄。将大米、黄豆,分别用水浸3-4小时,掺水磨成浓浆,加入精盐搅匀后待用。猪肉剁成肉馅,葱切珠状,用酱油调成馅料,牡蛎肉洗净

  

蛎饼

,沥干。将特制铁勺在油里加热后,取半汤匙料浆倒入热勺内,在米浆上放肉馅、牡蛎,再盖上一汤匙米浆,放入油锅,炸至饼面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油。

注意,海蛎煎不难做,只要花上一点心思,肯定能做出一盘酥香滑嫩的海蛎煎。首先准备好一个平底锅,用平底锅煎,火力才均匀,不至于有的地方煎焦,有的地方却不熟。要把研细的地瓜粉加水搅成粉浆,把鲜蒜或韭菜切成小粒倒进去,加入适量的精盐拌匀成菜料。再洗净鲜蚝,拌入菜料中。注意动作一定得轻柔,否则海蛎肚子会破。将煎盘放在中火上,舀入适量的油烧热,倒入原料摊平。边煎边加些熟油,使蚝仔煎松动易翻。千万记住,火力不要太猛,防止烤焦。

将一面成形的海蛎煎翻过身来,加一点油再煎。起锅前,浇上蛋液。等清液结块成形后,喷香扑鼻的海蛎煎就可以趁热食用了。吃时可佐以蒜泥、沙茶辣、辣酱、芫荽等,味极鲜美。

美食渊源

  

蛎饼

福州一带市面常见海蛎吃法还有蛎饼。旧时蛎饼做法,很是辛苦,往往早上天微亮,一家人就得起床,将头天晚上浸的大米、黄豆从水平捞起,然后套起石磨,用水将石磨清洗干净。石磨磨米须得两人,因石磨眼小,需要一人推磨,一人不停往磨眼添水添米,数九寒天,也不例外,添水之人,往往冻得跳脚搓手。米浆磨成,盛在一大铁盆或瓦缸中。将海蛎肉、猪瘦肉、小葱、韭菜(也有用白菜或紫菜)调成馅。浆和馅分列油锅两侧,油锅上架一密眼铁架,炸制蛎饼的人,左右各握一特制长柄瓢勺,左勺勺浆将右勺勺底铺满,铺上馅,再盖上米浆,伸右勺入沸油锅,炸至金黄,捞起放在铁架,食者自取。

蛎饼为何这样制作?民间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传说清初有一位年青人,继承父业在闹市设摊卖早点,他虽然勤劳,但生意清淡,只能糊口,不能成亲.他朝思暮想,如何才能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成家立业,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发老人对他说:“你的后运好!“他急问:“好运向何处求?“老人不答不理,飘然而去,他追赶不上,这时只见天上月白云清清,星星闪闪,他看了出神,接着月亮下沉,黄色的太阳,从东边升起,霞光万道.醒来却是一场梦.后来,他从梦中悟出了奥妙,就用米豆为原料磨成浆,把似明月般的蛎饼放在油中炸。饼在油中翻滚,似在彩云之间,熊熊火焰犹似霞光万丈;
蛎饼熟时呈金黄,好比金黄色太阳、这就是由月亮到太阳的蛎饼制作来历。开市之时,顾客尝了,拍手叫好。于是生意兴隆,发家致富。后人争相仿效,一直流传至今。

相关典故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台湾、福建等地常做副食蚵仔煎,口感香脆,内

馅香滑。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不过,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却有将蚵仔煎列为福建小吃的记录,

这是另一种起源的说法。

仙游盖尾“蚮饼”(即“海蛎饼”)

仙游洪桥头“蚮饼”(即“海蛎饼”)

:原料是地瓜粉、豆腐渣,拌以葱、芫葵、五香、胡椒、味精等。油炸时先放人凹瓢,中夹心生蚮。炸熟后,酥脆香甜,沾着蒜泥酱醋,更是爽口宜人。

泉港本土名吃——浮粿、海蛎饼

浮粿、海蛎饼(蚵啊饼)作为泉港一道必不可少的小吃,在当地极受欢迎!

推荐访问:中国 历史渊源 中国梦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最终形成 中国梦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