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沙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网瘾状况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02 13:4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大学生网络成瘾也随之产生,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瘾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迈进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全球化信息通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互联网以其快速、丰富、交互、广泛等特点迅速被当代大学生所喜爱,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使其扩展了视野。但不正确地使用网络或过度依赖网络,则可能导致大学生形成网瘾,给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大学生网瘾的危害

现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般类型为网上聊天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浏览不良信息成瘾、网恋成瘾等。网络成瘾可导致人们的精神恍惚、内心脆弱、性格孤僻、消极地面对生活、对生活和娱乐活动无趣、不愿意与他人交流。长期的网瘾还可能导致无法将现实与虚拟世界分开,不愿面对生活的现实,以致精神分裂或伤害他人等悲剧发生。而长期上网,久坐电脑前,还会出现视力下降、精神不振、情绪低迷、头晕眼花等不良表现,严重的还会导致上网猝死的情况发生。因此网瘾问题的存在,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校园的安全稳定、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二、网瘾评判标准

近年来,随着网瘾问题的凸显,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开始涉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网瘾”的评测标准,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也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毕竟地理、人文、经济、法度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网瘾”评测标准的不同。以下为国内外评判网瘾的标准。

(一)国外心理学家提出的八项自我诊断网瘾综合症的标准。

1.是否觉得上网已经占据了你的身心?

2.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3.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如果因事不能上网,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方法?

6.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上网的程度?

7.是否因为迷恋上网而面临失学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依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如果你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并已持续一年以上,那就表明你已患上了网瘾综合症。

(二)美国金伯利·杨教授设计了一种测评方法,对上网者进行测评。

这个测评是由10个问题构成,被测试者回答“是”或者“否”,答一个“是”,得1分,最后得到5分以上(包括5分)为上网成瘾: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

6.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如:烦闷、压抑),而一上网就来劲?

10.你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所以,不能仅以上网的时间长短等作为评判标准,而应该以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标准。

三、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出现网瘾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讲为:不健康的、压力过大的成长环境;得不到别人承认的失落感;人际关系不好。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一)大学生个人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刚好处于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时期,从少年时期就接触网络,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整体的特点是在生活中过分依赖电脑,遇到学习或人际关系问题时,习惯到网上找心理平衡,而疏远了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往;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脆弱,在遭受挫折或打击时,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从而转向到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去逃避现实的问题,寻求精神寄托。

(二)家庭的原因。

大学生的网瘾问题,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一般只关心子女的健康状况、学习情况,而较少关注子女的心理生长,从而忽略了子女平时对事物的感受,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苦闷、压抑、焦虑等情况时,父母没有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指导,那么他们大多会选择上网寻找心理安慰和平衡。尤其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度关爱、保护和期望,使得孩子既十分自我又失去自我,价值观模糊,责任感不强,思辨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主宰一切,感到自由和放松,因此借助沉迷于网络当中来躲避现实。陶宏开教授曾接触过500多个受网瘾困扰的家庭,其中50%以上的父母不懂电脑,在子女迷上网游之后,他们才意识到网络的存在;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在父母玩网络游戏的影响下才迷上网游的。而当父母发现孩子迷上网络之后,一味打骂指责,不仅难使孩子解脱网瘾,而且容易引发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陶宏开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只有先“教教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救救孩子”。

(三)学校的原因。

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进行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增多,但学校的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却总是跟不上在校大学生的要求,再加上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失落感,总是觉得学校没有自己期望的好,因而会产生一些压抑、抵触的情绪。如果学校没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又对学生在宿舍使用电脑缺乏必要的约束手段,那么这将导致大学生通过网络来排解心中的压抑和不满,逐渐地依赖上网络。

(四)社会的原因。

网瘾不是一种局部的现象,社会应该对此负一定的责任,但网络游戏商家、网吧、政府部门,谁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网络游戏商作为一个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网游产业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有能力为拯救“网瘾青少年”提供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从发展角度讲,商家唯有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良好形象,才能促进游戏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网吧是大多数青少年惯入的场所,有很多的大学生迷上网络就是从网吧开始的。网吧的经营者在盈利的同时也要注重上网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矫正,如禁止登陆黄色、暴力、非法网站,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另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大力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杜绝不良网吧的出现,还青少年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

四、克服大学生网瘾现象的对策

(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观念。

高校要在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中要加入网络方面的内容,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动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健康网络行为的倡导者。要主动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发展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帮助大学生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水平,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

(二)净化网络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过滤网络的不良资源,限制非法网站的侵入,及时严格惩罚网络犯罪份子。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学生公寓个人电脑的管理,有效、合理限制学生上网时间,防止大学生无节制、不定时上网。通过寻访、监督等方式及时发现沉迷网络同学,做好有效教育,及时挽救。

(三)大力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

学校应增加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的组织次数,为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展现自我提供舞台和机会,同时鼓励同学们参加有益、健康的各类活动,充实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辛苦磨练中激起勇气,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挫折和失败,通过正常的途径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四)注重沟通,培养能力。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周围同学寻求正当帮助,善于倾诉自己的心声,发挥团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学生会等团体、部门,锻炼自己的协调、管理能力。

(五)加强学生管理,建立网瘾干预体系。

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完善上课考勤制度,对学生上网时间进行有效的限制,并防止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上网,使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如果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的苗头,家长、同学和老师要及时进行劝阻和疏导,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网瘾严重的学生高度关注,采取“系院—班级—宿舍”三方监控体系;在进行思想教育后有了积极表现时,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奖励或肯定性评价;对屡教不改的应给予相应处罚。同时还应激发网瘾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进步的乐趣和成就感来培养其学习兴趣。

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还可集中对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力宣传网瘾的危害性;与家长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及时跟踪和把握大学生校园内外上网行为,共同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从而减少直至最终脱离对网络的依赖。

总之,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就高校教育者而言,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是学习工具的正面教育,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防范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教育的重心应该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塑造,增强他们对不良网络信息及其他一切不良文化的抵抗力。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才是戒除“网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小西.你是不是瘾君子——网络成瘾综合症八大表现,科学大观园,2005,09∶67.

[2]中华读书报,2005,3,2.

[3]陈俊乐.当代大学生网瘾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4]丁海燕.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大学时代杂志,2006,4.

[5]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心理科学,2007,30,(6)∶1482-1483.

推荐访问:对策 网瘾 状况 大学生 分析

相关文章:

Top